問題詳情

10. 有關〈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鄭莊公言其弟「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不義不暱,厚將崩」,可知其故意縱容共叔段,且早有準備出兵克段
(B) 本文出自《 左傳 》魯隱公元年,記春秋時代鄭國的內亂
(C) 鄭伯克段導因於其母武姜偏愛弟弟,助其叛長,因此鄭莊公後來放逐其母,永遠未與母親和好
(D) 此文文末借《 詩經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讚穎考叔對母親的孝心,讓讀者反思親子關係和孝道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62857
統計:A(78),B(39),C(394),D(89),E(0)

用户評論

【用戶】Lin Shara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曾誓言與母親不在黃土下不相見。  後有人獻計,在黃土上挖個大洞與母親相見,便可不違誓言,又與母親和好。

【用戶】R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鄭伯克段于鄢》出自於《左傳》,作為《古文觀止》的篇首,它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鄭國的故事。(注:鄭國位於今河南地界) 當初,鄭武公迎娶申國的女子姜氏為妻,名為武姜,生下了莊公和共叔段。姜氏在夢中生下莊公(亦說難產),受到了驚嚇,給他起名為「寤生」。所以姜氏很厭惡他,寵愛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為太子,并多次向武公提出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 等到莊公即位之後,姜氏請求把「制」分封給共叔段。莊公說:「制這個地方,是嚴峻險要的邊界要塞。東虢國君倚仗它的險要,不修德政,所以被我鄭國所消滅。換作其他地方兒臣都可以從命。」於是姜氏又請求「京」地,莊公就把「京」分封給他。共叔段被人們稱為「京城大叔」,因他所...

【用戶】林林林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謝謝3樓放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