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資料一: 由於社會成員的複雜化、以儒學為主的科舉制度競爭激烈,貴賤反而是另一種 更具體的社會意義:儒業為最高貴,其次為有資格應試的農民,最下賤的為乞盜奴僕,中間為百工商賈資料二:此時期貧窮已是一個清楚的社會問題,政府與宗族在濟貧方面有所創。以往土地租佃中人身依附關係已趨淡薄,良賤之分有全新社會意義,因為賤民在此時獲得了法律上的解放
【題組】10.請問上述資料是指哪一時期的現象?
(A)唐末
(B)宋初
(C)明末
(D)清初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