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24-26題】  季文子(1)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程頤曰:「為惡之人,未嘗知有思,有思則為善矣。然至於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譏之。」季文子慮事如此,可謂詳審,而直無過舉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討,反為之使(2)齊而納賂焉,豈非程子所謂「私意起而反惑」之驗歟?是以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不徒多思之為尚。(朱熹《論語集注》)【註解】(1)季文子:魯國大夫 (2)使:ㄕˋ,出使
【題組】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孔子認同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審慎
(B) 程頤認為為惡之人行惡前會多番思考
(C) 程頤認為做惡是因為事前未經仔細思考
(D) 朱熹從季文子後來的表現肯定其三思而後行的行為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70492
統計:A(7),B(4),C(47),D(3),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