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燕 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懷抱利器,鬱鬱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彊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弔望諸君之墓,而觀於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韓愈〈送董邵南序〉)3、文中「矧燕趙之士」的「矧」字,可以換成那一個字?
(A)夫
(B)況
(C)豈
(D)如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35688
統計:A(12),B(171),C(22),D(32),E(0)

用户評論

【用戶】Ya-Ting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矧:ㄕㄣˇ  況且。

【用戶】Emma Lin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劉沛均 高三上 (2012/02/08 11:30):讚21人讚!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013832 燕趙一帶,古代傳說那裡有很多意氣慷慨,憤激不平的人。董生應考進士科,接連幾次沒有被主考官錄取,懷著優異的才能,無處發揮,沉悶地要到那個地方去。我預料他一定會遇到意氣投合的人。董生呀,好好努力吧!  照你的才能卻碰不上好時機,假如是嚮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一定都會愛惜你的,何況燕趙的俠義人物,仁義是他們的本色!可是我曾經聽說過風俗是隨著教化轉變的,我怎麼料得定,今天那裡的風俗與古代傳說的不會有兩樣呢?暫且拿你這次的出行來檢驗它吧。董生,好好努力吧!  由於你的北行,我很有些感觸。請你替我憑弔一下望諸君的墓,並且到那裡的市街去看看,是否還有從前那樣隱在屠夫中有才能的豪傑?請為我告訴他們:英明的皇帝正在上位,可以出來作官了。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況-[連]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相當於「何況」、「況且」。《孟子.萬章下》:「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唐.韓愈〈與崔群書〉:「況天之與人,當必異其所好惡無疑也。」

【用戶】Ya-Ting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矧:ㄕㄣˇ  況且。

【用戶】Emma Lin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劉沛均 高三上 (2012/02/08 11:30):讚21人讚!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013832 燕趙一帶,古代傳說那裡有很多意氣慷慨,憤激不平的人。董生應考進士科,接連幾次沒有被主考官錄取,懷著優異的才能,無處發揮,沉悶地要到那個地方去。我預料他一定會遇到意氣投合的人。董生呀,好好努力吧!  照你的才能卻碰不上好時機,假如是嚮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一定都會愛惜你的,何況燕趙的俠義人物,仁義是他們的本色!可是我曾經聽說過風俗是隨著教化轉變的,我怎麼料得定,今天那裡的風俗與古代傳說的不會有兩樣呢?暫且拿你這次的出行來檢驗它吧。董生,好好努力吧!  由於你的北行,我很有些感觸。請你替我憑弔一下望諸君的墓,並且到那裡的市街去看看,是否還有從前那樣隱在屠夫中有才能的豪傑?請為我告訴他們:英明的皇帝正在上位,可以出來作官了。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況-[連]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相當於「何況」、「況且」。《孟子.萬章下》:「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唐.韓愈〈與崔群書〉:「況天之與人,當必異其所好惡無疑也。」

【用戶】Ya-Ting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矧:ㄕㄣˇ.....看完整詳解

【用戶】Emma Lin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劉沛均 高三上 (2012/02/08 11:30):讚21人讚!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013832 燕趙一帶,古代傳說那裡有很多意氣慷慨,憤激不平的人。董生應考進士科,接連幾次沒有被主考官錄取,懷著優異的才能,無處發揮,沉悶地要到那個地方去。我預料他一定會遇到意氣投合的人。董生呀,好好努力吧!  照你的才能卻碰不上好時機,假如是嚮慕正義,力行仁道的人一定都會愛惜你的,何況燕趙的俠義人物,仁義是他們的本色!可是我曾經聽說過風俗是隨著教化轉變的,我怎麼料得定,今天那裡的風俗與古代傳說的不會有兩樣呢?暫且拿你這次的出行來檢驗它吧。董生,好好努力吧!  由於你的北行,我很有些感觸。請你替我憑弔一下望諸君的墓,並且到那裡的市街去看看,是否還有從前那樣隱在屠夫中有才能的豪傑?請為我告訴他們:英明的皇帝正在上位,可以出來作官了。

【用戶】Jamie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況-[連]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相當於「何況」、「況且」。《孟子.萬章下》:「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唐.韓愈〈與崔群書〉:「況天之與人,當必異其所好惡無疑也。」

【用戶】Lin Tony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韓先生是不會寫況(不懂怎麼用況且這個詞?),只會寫怪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