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列子‧湯問》)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不正確?
(A)每當伯牙鼓琴,鍾子期必能體會琴中旨趣
(B)伯牙、鍾子期兩人情誼,猶如「管鮑之交」
(C)「志在流水」,是伯牙借琴聲表達心中所念
(D)本文告訴我們「知音實難」,君子務須「善聽」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9116
統計:A(4),B(26),C(29),D(107),E(0)

用户評論

【用戶】simonlinhhh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高聳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寬廣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伯牙在泰山的北面遊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好啊,好啊!你聽琴時所想到的,就像我彈琴時所想到的。我從哪裡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