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一】孟德爾發表他的豌豆雜交實驗結果後 100 多年,我們終於在分子及基因的階層裡明白其典型的實驗結果之一﹕光滑種子與皺皮種子的豌豆株(P)進行種皮表型雜交試驗,其 F1 代全數為光滑型,而 F2 代則光滑型與皺皮型的豌豆株為 2.96﹕1 的緣由。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生物學家相信光滑型與皺皮型種子之差異與澱粉的水解有關。相較於異對偶(等位)基因(Ss)種子和雙顯性對偶基因(SS)種子,含雙隱性對偶基因(ss)的種子在其發育過程中含有較多的蔗糖。這麼一來,ss 種子的滲透壓較高,在其發育的過程中有相對多的水分進入種子之中。當種子發育完成,水分減少,但種皮卻不相對縮小,因而形成皺皮型。進一步探討發現,蔗糖累積於 ss型種子之中,係因單醣聚合為澱粉之酵素其基因產生缺陷所致。此隱性對偶基因(s)比顯性對偶基因(S)多出 800 個鹼基對,導致澱粉分支 不活化,因而使較多的蔗糖累積在種子中。
【題組】36. 下列有關孟德爾典型實驗之敘述,何者正確?(單選)
(A) Fl基因型為 SS
(B) F2 有兩個基因型 SS 及 ss
(C) P 必須確定是純品系
(D)皺皮型基因為顯性。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