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 讀 下 列 文 章 , 回 答 14-15 題 。國朝廟謨弘遠,增其式廓,……凡所以養士、治民者,漸次修舉,易政刑而為德禮,撫綏勞來之方,靡不備至。於是鄉之中,士知孝弟,民皆力田,詩書弦誦之業、農工商賈之事,各無廢職。夫士之子恆為士、農之子恆為農,非定論也。今臺士之彬彬者,其父兄非農工即商賈也,求其以世業相承者,百不一 二 。 ( 《 台 灣 府 志 • 風 土 志 》 )
【題組】14. 下 列 文 句 「 」 內 解 釋 正 確 的 選 項 是 :
(A) 「 易 」 政 刑 而 為 德 禮 : 簡 化
(B) 撫 綏 「 勞 」 來 之 方 : 勞 役
(C) 民 皆 「 力 田 」 : 勤 勞 耕 種
(D) 各 無 「 廢 職 」 : 失 業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16216
統計:A(8),B(9),C(106),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Miki Ioo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撫 綏 「 勞 」 來 之 方

【用戶】Kensin W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 「易」政刑而為德禮 : 取代(B) 撫綏「勞」來之方 :  勞來 ( 勞來 , 劳来 ) 亦作“勞徠”。   1 . 以恩德招之使來。 《詩‧小雅‧鴻雁序》: “萬民離散 , 不安其居 , 而能勞來還定 , 安集之。” 《漢書‧ 平當傳》: “使行流民 幽州 , 舉奏刺史二千石勞徠有意者。” 顏師古 注: “勞者 , 恤其勤勞也。 徠者 ,    以恩招徠也。” 《宋書‧符瑞志中》: “澤馬者 , 王者勞來百姓則至。”   2 . 慰問、勸勉前來的人。 《楚辭‧卜居》: “將送往勞來 , 斯無窮乎?” 朱熹 集注: “勞者 , 來者勞之也"(D) 各無 「廢職」:不做事.不從事該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