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關於荀子 勸學篇內容的介紹,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義近於「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B)「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義近於「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C)「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義近於「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D)「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相當於「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6
統計:A(19),B(1),C(2),D(2),E(0)

用户評論

【用戶】H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棄而不舍,金石可鏤。金石可鏤。雕刻如果半途而廢,即使朽木也無法刻斷;雕刻如果持續不停,即使金石也能夠刻鏤成文。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沒有堅強的筋骨,卻能夠向上鑽食土壤,向下喝飲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鏤】:雕刻。【螾】:蚯蚓。【用】:表示原因,相當於『因』、『因為』引申: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棄而不舍,金石可鏤。金石可鏤。」→學貴有恆 【2】「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為學必須專一from YAHOO知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