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走進茶行,林林總總的茶葉名稱,常讓許多人大惑不解,其實茶的分類主要有兩大原則:一是茶樹的品種,二是不同的製茶方式。 品種常見的茶樹品種有:軟枝烏龍、金萱、翠玉、鐵觀音、武夷茶等;同一品種採用不同的製作方式,就是不一樣風味的茶,如金萱可製成烏龍茶,也能製成包種茶;但每一品種也都有最能表現其特色的製茶法,如翠玉就適合做成半發酵茶。至於最近流行的「高山茶」,則是指種植於海拔一千二百公尺以上地區的茶,並不專指特定品種。 製茶方式  製茶過程中發酵程度的高低、揉捻出的不同外形,都可使茶葉有不同的風味表現,我們常聽的凍頂茶、包種茶、冷凍茶、白毫烏龍等,就是以不同方法製出的茶葉名稱。以發酵度來說,不發酵者,湯色青綠,如:龍井等,一般稱為「綠茶」;輕度發酵、中度發酵至重度發酵茶,湯色則由蜜綠轉金黃至深黃;至於全發酵茶,如:紅茶,湯色則偏紅褐。    臺灣幾個重要茶產區,因為茶樹品種、製茶技術上的差異,多年來各自發展出具代表性的地方名茶,如坪林的文山包種茶、鹿谷的凍頂烏龍茶、木柵的鐵觀音、鶴岡的紅茶等。 泡一壺好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泡出一壺好茶,首先必須備妥基本泡茶用具,並把握住幾項原則,多加嘗試累積心得,相信也能慢慢感受茶的甘醇滋味。
【題組】28.( )根據上文,下列關於茶的敘述何者正確?
(A)茶的分類只有兩大原則:茶樹品種、不同的製茶方式
(B) 「高山茶」,則是指種植於海拔一千二百公尺以上地區的茶
(C)茶葉的品種很重要,茶具只是輔助
(D)茶葉發酵程度最輕的是紅茶,最重的是綠茶。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