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18 題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 16~18 題。
甲「Yama(父親),我要去 Mataw。」父親停止工作說:
「你不是要上班嗎?」
「沒關係,請個假即可了。」我說。
「你行嗎?」母親質疑道。
「我是達悟的勇士啊,Ina(母親)。」
彼時腕錶已指向五時卅分了,我微胖的女人揉著惺忪的雙眼接著問說:
「爸、媽和我都以為你捕不到飛魚呢!」
「什麼人嘛。」我自誇地回道。
父親拿了釣 Arayo 和釣飛魚的線給我。並且說,當你釣到飛魚後,動作要快,立刻繫在釣大魚的鉤子,在飛魚的腹部用繩子綁緊,才能使魚餌不致脫鉤。(節錄自夏曼.藍波安〈飛魚季—Arayo〉)
乙 由於返鄉定居才一年多,這些傳統的生產技能,包括自己的語言,我真的是澈底地退化。畢竟在外求學謀生達十六年,不退化是不可能。我是父親的獨子,在這樣的情況,父親想要吃新鮮魚非得靠自己下海潛去射魚或張網。雖然他已是七十四歲的高齡了,潛水的意志仍舊十分強烈,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枯瘦的身影消失在波谷下的海洋世界。
    依父親的年歲而退化的技能與體能,只足夠我們一家四大口、兩小口一頓地瓜食用。但這一餐,在我面前是何等地驕傲,何等地高興。因為像他這樣歲數的族人,有體力與膽識再潛水張網、射魚是絕對沒有的。並且當他描述還有幾尾大魚沒撈上來而感到歲月不饒人的殘酷時,父親只暴露出微些的一絲遺憾,此凸顯出我這年輕力壯的人在傳統生產上的無能,並隱性表明他對「讀書無用論」的主觀思維。這正是在刺激我,說我在外求學,是學習與自己族群生存四周一絲關聯都沒有的知識學問。而更深層的影射涵義是「我不是生產者,而是消費者」。父親用實際的行動,體現真正的雅美男人原生的價值,在我眼前嚴肅地表現勞動者才有新鮮魚,才有尊嚴,才有自信;粉碎我在外所念的一切。於是我開始逃避他的視線,理性的婉拒吃他捉的魚、澤蟹等等。
    有天父親說道:「夏曼,你去釣魚罷,孫子需要吃新鮮魚,喝不健壯的那個奶粉。」
    我釣了一些不起眼的小魚,釣了一些讓孩子取笑父親的小魚,釣了一些無法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小魚,我很難過,被鄰居視為「次等男人」,於是在岸邊放棄釣魚。
    雖然我了解自己的肺活量很好,而且返鄉後也都存有潛水射魚的慾望。可是有誰願意傳授我潛水射魚的技巧呢?教育我分辨棲息的魚類和浮游的魚類呢?想著在這小島上,凡事皆要靠自己,用經驗累積潛水射魚技能。在這小島上,處處都以「經驗法則」為首之教育(傳統),這個階段唯有挫折與失敗淤塞在心中,用此元素來激發自己,消滅「次等男人」不名譽的頭銜。(節錄自夏曼.藍波安〈海洋朝聖者〉)
【題組】16. 依據甲文中的對話,作者所透露出的心態為:
(A)自信
(B)懶散
(C)敵對
(D)謙虛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