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早期許多家庭都從水井打水回來,儲存在水缸中備用。每當山頂出現烏雲時,水缸的外部就有水滴凝結,好像穿了裙子一般,所以有句農諺:「水缸穿了裙,半山起黑雲」。這是因為定溫下空氣中的水氣含量有一個最大值,達到這個數值就稱為飽和,飽和水氣含量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如下表所示。當溫度下降時,空氣中原有的水氣含量就超過了飽和量,多出的部分即凝結成水滴,附著於物體的表面,這就是「水缸穿了裙」的由來。 

氣溫(℃)

30  20  10  0  -10

飽和水氣含量(克/立方公尺空氣)

30.4  17.3  9.4  4.8  2.4

空氣的潮溼程度可用「相對溼度」來表示,這是指空氣中水氣的實際含量相對於當時溫度下飽和水氣的百分比。右圖是一種測量相對溼度的儀器,稱為露點溼度計。圖中的金屬筒內貯放乙醚,其溫度可由溫度計甲顯示出來。乙醚在室溫下是一種易揮發的液體,操作時擠壓橡皮球,將空氣送入金屬筒使乙醚快速揮發,直到金屬筒表面開始結霧而失去原有的光亮(相較於一旁的U型金屬片可立刻察覺出來),此時溫度計甲的讀數稱為「露點溫度」,而加裝於筒外的溫度計乙則指示當時周圍空氣的溫度,分別查出兩個溫度下的飽和水氣含量,即可以下列公式算出相對溼度:

【題組】55.在一個陽光照不到的開放式院子裡,放著一個裝滿水的水缸,已知當時院中空氣的水氣含量為17 克/立方公尺。則院中的溫度在下列哪一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水缸穿了裙」的現象?

(A)維持在20℃ 

(B)維持在25℃

(C)由20℃上升為25℃ 

(D)由20℃下降為15℃。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刺客 湯瑪斯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