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南宋遷都臨安之後,畫家在山水畫的描寫上亦出現變化,以下描述何者並不正確?
(A)大量以書法用筆入畫
(B)描繪許多煙霧瀰漫的江南水景
(C)流行大、小斧劈皴或簡筆畫風
(D)出現「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方式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77816
統計:A(140),B(32),C(66),D(20),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Z琦涵★考上了!感謝阿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大量以書法用筆入畫 無南宋的山水畫與北宋有截然不同的面貌。南宋政權以江浙為中心,畫家逐漸改畫江南景物,如此也促成了新畫風的開創。在此以構圖的不同方式為例子。南宋的繪畫儘量略去次要部份,使構圖趨於精練簡潔,突出主題,山水畫發展到煙水淒迷幽寂虛曠的一角,風格典雅秀潤,長於表現特定的氣氛、意境,並留給觀者想像的餘地,這些都是南宋繪畫的主要成就和特色。技巧方面,以毛筆的側鋒快速擦出的筆劃刻畫山石巖面的肌理。這種畫法稱為「斧劈皴」,因為筆劃嚴謹而細密,因此稱為「大斧劈皴」。這種皴法成為南宋山水畫的特色,但後來的畫家表現得較為簡略,稱為「小斧劈皴」。斧劈皴直接建立了石塊粗礪堅硬的肌理,使山勢看來沉雄深厚,富於質感,給人尖銳而強硬的印象。

【用戶】已考上,有空會繼續上來解題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試題解析(A) 應是元、明*政權影響: 南宋政權以江浙為中心,畫家逐漸改畫江南景物, 促成了新畫風的開創。*皴法:「斧劈皴」是畫山石的技法之一。這種皴法以側鋒乾墨逐畫斫而出,形成猶如刀斧劈石的效果,南宋山水畫家經常採用,是傳統表現雄偉山勢常用的一種皴法。「斧劈皴」按其筆勢變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小斧劈皴」與「大斧劈皴」;後者由前者衍化而來,只是在用筆上更加大膽放肆,水墨淋漓。*構圖法: 北宋畫家郭熙著有「林泉高致」一書,                  書中提出三種山水畫構圖的透視法,即三遠─高遠、深遠、平遠。                  稍後的韓拙(北宋), 「山水純全集中」提出了新的「三遠」主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