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資料後,回答24、25題:  朱一貴事件:朱一貴,福建漳 州人,來臺後在羅漢門(今高雄市內 門區)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康熙六十年,因地方官員貪污腐敗,眾人擁立朱一貴,以「反清復明」為號召,反抗清朝統治。朱一貴與粵籍民變領袖杜君英陸續攻陷鳳山縣城、臺灣府城、諸羅縣城,但不久兩人隨即發生內鬨,削弱了實力。此外,朱一貴在進攻今屏東地區時,遭遇客家移民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當清廷派大軍前來時,朱一貴無力抗衡,兵敗被俘。  林爽文事件:林爽文為彰化地區天地會(反清祕密組織)的領袖。乾隆五十一年,因地方官員取締天地會,憤而起兵反抗。林爽文幾乎攻陷全臺,但以漳州人為主的林爽文軍,遭到客家移民與鹿港泉 州人頑強抵抗。清廷多次派軍來臺鎮壓,經歷一年多才平定林爽文事件。事件後,乾隆皇帝為了嘉許諸羅縣城民眾在事件中堅守不降的忠義精神,將諸羅改名為「嘉義」。
【題組】24. ( )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他們的衝突是屬於下列何種性質?
(A) 官逼民反 
(B) 軍人叛變 
(C) 宗教衝突 
(D) 地方械鬥。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8),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