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海岸地區常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而發生變遷,請問: 資料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十餘公里處的外傘頂洲,為臺灣沿海面積最大的沙洲,1960 年代的全盛時期,該地約有上百戶人家以竹子、茅草搭建房屋定居於此,更有藥鋪及雜貨店。近年來,因砂源受阻,致使沙洲逐漸縮小,目前總面積僅剩 100 公頃,高度則從昔日的三層樓高,遽減至今約 2~3 公尺左右,而 1914 年日人設立的燈塔更因沙洲漂移、海水侵蝕,成為全臺燈塔中重建次數最高者。」(摘自臺灣大百科全書) 資料二:「據 IPCC(1990)發布的報告指出,自 1880 年以來,全球平均海水面約上漲了 14 公分,另根據臺大海研所-施學銘(1995)的研究,臺灣地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與世界平均值相同,當海水面每上升 1 公分時,海岸線將後退10公尺,約到2050年,西部海岸線將向陸地退卻達1公里。」


【題組】54. 右圖為民國 51 年、71 年和 91 年雲嘉沿海沙洲的變遷圖,根據圖中內容判斷,長時間來看,外傘頂洲大致往哪一方向移動?
(A)東南
(B)西北
(C)東北
(D)西南。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