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西元 1907 年至 1915 年之間,臺灣後期武裝抗日行動主要是受到何事的鼓舞?
(A)中國辛亥革命成功
(B)中國發生「五四」愛國運動
(C)韓國爆發「三一運動」
(D)印度甘地發起「不合作運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
統計:A(128),B(38),C(16),D(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用户評論

【用戶】洪雅如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1991?你解的有問題哦!

【用戶】傑利鼠

【年級】

【評論內容】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上海慶祝民國改元。[1]街上飄揚著五色旗是因為滬軍都督陳其美於1911年12月31日發出通告:「自明日起各界一律懸掛國旗,以昭慶賀,而光大典。」[2]日期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4月2天)地點 大清帝國結果革命勝利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清宣統帝退位,並授權予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清朝滅亡參戰方 清朝政府 同盟會等革命組織 湖北軍政府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指揮官和領導者 宣統帝(名義) 隆裕太后 載灃 袁世凱 蔭昌等 孫中山(海外) 黃興 黎元洪等兵力200,000人100,000人傷亡與損失~170,000人~87,000...

【用戶】chi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三一運動為朝鮮日佔時期的一次韓國獨立運動,由於發起日為1919年3月1日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