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下列何種生物體的化學訊息之作用,不會改變產生此訊息之生物體的生理狀態?
(A) 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s)
(B) 費洛蒙(pheromones)
(C) 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
(D) 內分泌激素(hormone)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terminator812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費洛蒙(英語:pheromone),也稱做外激素,一種化學傳訊素(訊息化合物,semiochemical),指的是由一個個體分泌到體外,被同物種的其他個體通過嗅覺器官(如副嗅球、犁鼻器)察覺,使後者表現出某種行為、情緒、心理或生理機制改變的物質。它具有通訊功能。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證明有費洛蒙的存在。1959年發表雌蠶蛾會分泌性費洛蒙,是科學界首次證明了性費洛蒙是存在的[1]。費洛蒙一詞源於希臘文的「φέρω」(意指「我攜帶」)與「ὁρμή」(意指「刺激」),合起來意思是「我攜帶刺激物」的意思。費洛蒙一詞是於1959年,由科學家彼得·卡森(Peter Karlson)與馬林·路丘(Martin Lüscher)共同提出的,用來形容動物利用化學分子傳遞訊息的溝通方式。1980年代,科學家大衛·白林納(David Berliner)以及其科學團隊首次探索人類是否也具有與昆蟲及動物相同的神奇溝通能力。直到1991年,他的科學團隊才在類固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期刊上發表其研究成果:發現了可能的人類費洛蒙雄二烯酮與雌四烯醇的存在,並發現人類費洛蒙也具有男女的性別區分,對人類負責性行為與內分泌的下視丘具有活化作用,自此開啟了人類性費洛蒙研究的序幕。2000年大衛·白林納進行犁鼻器神經電位的檢定以及對電生理的影響,確定只要極低劑量,約10皮克(10-11g)的人類費洛蒙就可以啟動犁鼻器的電位反應並造成生理現象的改變[2]。

【用戶】terminator812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費洛蒙(英語:pheromone),也稱★★★★...

【用戶】艾爾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