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孟子‧離婁下》) 意即:
(A) 君子所見皆可取用
(B) 君子必要始能犧牲
(C) 君子所有皆可與人
(D) 君子持守己道行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80597
統計:A(5),B(102),C(5),D(121),E(0)

用户評論

【用戶】p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有時表面看來似乎可取,後來仔細考慮後覺絕不能取,因為取了,違背廉德。有時表面看來似乎可以給與人,後來仔細考慮後覺絕不能與,因為給與了,有傷惠德。有時表面看來可以死節,經考慮後又覺得絕不能死,因為死了有傷勇德。蓋苟取固傷廉,過分之「與」與無益之「死」,皆非「與」和「死」之正當行為。可見天下事理,生死取與之間,必求合乎中道。傷廉失之不及,傷惠傷勇又失之太過,過與不及,俱是一種病態,為聖賢所不取。

【用戶】松岡洋子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總覺得看了翻譯,仍跟正解似乎無關聯啊....唔~~(抱頭)

【用戶】需努力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感覺翻譯是說 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