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流行語中又有「閒愁」的字樣,閒人大半易於發愁,就因為閒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青年人比老年人易於發愁些,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強旺。小孩子們的生機也很強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為他們時時刻刻的遊戲,所以他們的生機不至於被抑鬱。小孩子們偶爾不很樂意,便放聲大哭,哭過了,氣就消去。成人們感覺煩惱時,也還要拘禮節,那能由你放聲大哭?吃黃連苦在心頭,所以愈覺其苦,歌德少時因失戀而想自殺,幸而他的文機動了,埋頭兩禮拜著成一部《少年維特的煩惱》,書成了,他的氣也洩了,自殺的念頭也打消了。你發愁時並不一定要著書,你就讀幾篇哀歌,聽一幕悲劇,借酒澆愁,也可以大暢胸懷。從前我很疑惑,何以劇情愈悲,而讀之愈覺其快意,近來才悟得這個洩與鬱的道理。愁生於鬱,解愁的方法在「洩」;鬱由於「靜」止,求洩的方法在「動」。從「動」的中間,我們可以尋出無限快慰。這個道理我可以拿兩件小事來印證:從前我住在家裡,自己的書房總喜歡自己打掃。每看到書籍紛亂,灰塵滿地,你親自去灑掃一過,霎時間,混濁的世界變成明窗淨几,此時悠然就坐,游目騁懷,覺得有不可言喻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歡打網球的,當你起勁打球時,你還記得天地間有所謂煩惱嗎?朋友,閒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球,多彈鋼琴,多栽花,多搬磚弄瓦。假如你不歡喜這些玩藝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談動˙朱光潛》
【題組】8.以下何者不符合作者所講的「動」?
(A)彈琴
(B)打掃
(C)自殺
(D)種樹。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0),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