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據說,排隊兩小時,觀看名畫二十秒鐘的人,輪到自己循序前進時,莫不把握寶貴的時限,舉起放大鏡仔細端詳那久聞素仰的微笑嘴角。他們近距離面對名畫,借助於放大鏡的特殊效果,把那有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看個清楚,而在警衛監督催促之下,二十秒鐘太匆匆,竟不及兼顧嘴角以外的部分,便隨著移動的隊伍而不覺的走出了畫作的欣賞範圍之外了。事後,被問到:「如何?『蒙娜麗莎』果真的那麼好嗎?」出乎意料的,回答往往是:「哦,什麼也沒看清楚,除了斑剝的裂痕以外!」我是在日本的報紙上讀到這一則故事。讀來頗令人啼笑皆非。那內容或者有些誇大諷刺,但是並非全無道理。欣賞一幅畫,本來應該是在自自然然的環境裡從從容容的心態下,無所為而為受畫的內容和技巧感動才對。想像日本人民滿懷期待苦候美術館外,進場輪到名作當前又受圍纜和時限,難免亢奮焦急,何自然從容之有?宜其二十秒鐘觀賞「蒙娜麗莎」,只看到微笑嘴角斑剝的裂痕了。(林文月蒙娜麗莎嘴角的微笑)4、關於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最恰當?
(A)作者勇於批判「觀看名畫僅限二十秒鐘」的不當限制
(B)蒙娜麗莎嘴角的微笑十分迷人,只不過觀看時間不足
(C)欣賞畫作是整體性的,不可片段抽離
(D)把握二十秒鐘觀看蒙娜麗莎嘴角的微笑,不虛此行。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