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請詳細閱讀後作答: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於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  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節錄自 蘇軾〈超然臺記〉)
【題組】31、( )「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是在描述: 
(A)眾人多喜歡美麗的事物,討厭醜惡,此乃人之常情 
(B)世局善惡已經不分,促使仁人志士為民憂樂 
(C)世間事物已無法區分美醜,令人無法區分善惡 
(D)因為有了美醜的區分,因而引發憂樂的不同情懷。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