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42 為題組:◎器官可以買賣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物品」短缺代表資源分配並未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此時只要透過「價格機能」的調整,讓市場自由運作,即可解決問題。有人或許會覺得將器官「物化」加以「買賣」是「不道德的」,但是在這裡要提醒讀者的是,經濟學家所謂的價格,包括貨幣(捐贈器官所得的金錢報酬)與非貨幣(大愛所帶來的滿足感)兩種。目前法律規定的「無償捐贈方式為之」,即是將捐官者所獲得的滿足限縮在非貨幣報償上。若社會大愛多到無償捐贈就足以滿足移植需求,那我們當然就不頇面對「人體是否可被買賣」這個哲學難題… 摘錄自:《天下雜誌》462 期, p.93 - 95 ,林明仁,2010 年 12 月


【題組】41.臺灣以法律力量限制器官捐贈必頇在行善的基礎上進行,此種政府干預和下述何種管制方式相同?
(A) 流浪教師問題
(B)勞工最低工資
(C) 大學學費凍漲
(D) 課徵奢侈稅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42857
統計:A(5),B(26),C(3),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