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做夢,是自由的,說夢,就不自由。做夢,是做真夢的,說夢,就難免說謊。……所以,雖然夢「大家有飯吃」者有人,夢「無階級社會」者有人,夢「大同世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夢見建設這樣社會以前的階級鬥爭,白色恐怖,轟炸,虐殺,鼻子裡灌辣椒水,電刑……倘不夢見這些,好社會是不會來的,無論怎麼寫得光明,終究是一個夢,空頭的夢,說了出來,也無非教人都進這空頭的夢境裡面去。」(摘錄魯迅〈聽說夢〉)下列敘述,與上文意旨最相近的是:
(A)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B)喚起共鳴,讓夢想無限延伸
(C)做夢,讓人迎向未來與希望
(D)正視現實,深掘問題,才可能美夢成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79503
統計:A(98),B(129),C(268),D(3613),E(0)

用户評論

【用戶】秋心►107初等正取又如何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以下為魯迅〈聽說夢〉後段文章}

【用戶】shelley112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http://www.millionbook.net/mj/l/luxun/nqbd/035.htm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白色恐怖 在魯迅的書中有出現過???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就在你身邊的法國梧桐下/阿Q,孔乙已,七大人,祥林嫂……/子子孫孫/還在圍著你/指指點點」 上引詩句中所提及的小說人物,出自那位作家筆下? (A)劉鶚 (B)魯迅 (C)沈從文 (D)黃春明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1 年 - 101年 身心五等 國文#8048答案:B 難度:簡單17 魯迅在其〈自敘傳略〉中有言:「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幾乎什麼也沒有了;我寄住 在一個親戚家裏,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我於是決心回家,而我底父親又生了重病,約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漸至於連極少的學費也無法可想;我底母親便給我籌辦了一點旅費,教我去尋無需學費的學校去,因為我 總不肯學做幕友或商人,──這是我鄉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