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能劇」是哪一國家之傳統戲劇? (A)韓國 (B)日本 (C)印度 (D)印尼。

【評論內容】能劇(Noh)是一種結合了舞蹈、戲劇、音樂和詩歌的舞台美學表演,在日本傳統藝術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劇本質上是一種舞劇,劇本乃是用來創造舞蹈動作的背景。能劇的主旨不在戲劇行動的呈現,它所致力的毋寧在以抒情的形式表達一種情境。所有的能劇都以一場舞蹈為極致,之前的台詞主要的功用在為此一高潮預為舖設。

【評論主題】9. The little boy is smart. He can r r a lot of words.

【評論內容】引導動機(leitmotif)的觀念,主要源自於白遼士首創的「固定樂思」(idee fixe)以及「主題變形」(thematuctransformation)的創作技法。到了華格納的作品中則稱為引導動機(leitmotif),。這些引導動機並非一成不變的固定旋律,而是依個別情況的需要,在節奏與音程等方面,給予彈性變化。

【評論主題】【題組】(2)當電池沒電了,平衡常數等於多少? (2 分)(標準氧化電位 Zn= 0.76V、Ag= −0.8V、F = 96500 coul/mol、R = 8.314 J/mol K)

【評論內容】

凱泰比(Albert W.Ketelbey,1875一1959) , 1875年8月生於英國伯明罕,自小就顯露音樂方面的天份,尤其長於作曲,凱泰比在校不像其他學生一樣只專注於一種樂器,而是多方面多種樂器的學習。

在校期間獲得多項獎項,凱泰比曾任指揮、音樂總監、管風琴師等。凱泰比的作品親和性非常高,充滿了異國風情及神秘,以輕快的管絃樂小品聞名。是當代英國頗為活躍的作曲家,善於寫作東方情調的描寫音樂。除著名的「波斯市場」外,還有「修道院的花園」、「中國寺院的花園」、「原野傳來的鐘聲」、「在埃及神秘的土地」…等。這些管絃樂小品的內容上皆屬描繪性的標題音樂,凱泰比超人般的描繪能力及獨特的音樂創造力,使它成為最暢銷而受歡迎的小品音樂。 �

【評論主題】【題組】53. When Carrie heard that her grandmother had ________ ________, she began to cry.

【評論內容】十八世紀 . . 義大利那不勒斯樂派歌劇的華麗裝飾,在美聲唱法下(bel canto) 的名下 , 也產生許多音樂與戲劇之間的衝突 。譬如去勢閹唱者(Castrato)的風行,就是此一時代的象徵。在此時,反對由美塔斯塔喬確立的典型莊歌劇作法者 , 就是維也納宮廷樂長葛路克(C.W.Gluck)。其代表作『改革歌劇』(即去除不必要裝飾)的三大傑作為【奧菲歐與尤莉蒂采】、【阿爾賽斯特】、【帕利德與艾列娜】,雖不受認同,葛路克卻依然移居巴黎,繼續發表【奧利德的伊菲傑妮】1770年與【陶里斯的伊菲傑妮】1776年等,獲得了成功的傑作。

【評論主題】【題組】11. The man who dressed up as a baby on the TV show looked ______!

【評論內容】華格納《羅恩格林》。

【評論主題】一、請說明行政罰法規定之行政罰種類為何?並附理由判斷下列行政措施是否屬於行政罰法規定之行政罰:(25 分)【題組】⑴證券交易法第 66 條第 2 款規定,證券商違反本法或依本法所發布之命令者,除依本法

【評論內容】

這是荀白克第二期 所謂的無調時代的作品 , 屬此時期的代表傑作 , 1912 年完成 .

此曲是嘗試以 所謂 半說半唱 Sprechstimme 旋律而值得注目的作品 , 聲樂 的 樂器伴奏編制採多件組成 .

此種說話式的 “語音” 仔音符的符幹附上 x 的符號表示 , 演唱時必須保持嚴格的節奏 , 音高方面首先必須正確遵循音符的高度 , 然後隨即往高或低的方向變化 .

換言之 , 這既不是普通說話的模樣 , 也不是歌唱的型態 , 而是一種以半說半唱方式在音樂形式中取得協調的說唱法 .

此部作品是受到 女演員 亞伯汀.傑梅 Albertine Zeheme 的啟示而作 , 作品也就呈獻給她 , 並由她在 1912年10月06日於柏林舉行初演 .

整部作品分為三部 , 各部均由七首詩構成 . 亦即 全部總共是 21 曲 .

伴奏樂器的編制 是 長笛 , 小提琴 , 大提琴 , 鋼琴 .

【評論主題】11.以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為基礎作成的樂曲為:(A)Passacaglia (B)Bourree (C)Gigue (D)Canon

【評論內容】帕薩加牙舞曲 = Passacaglia - 西班牙慢板舞蹈,三拍子,建基於基礎低音。例子:J.S. Bach 的 《Passacaglia in C minor》

【評論主題】【題組】⑶自由度:A 因子= a −1,B 因子= b −1, A×B  = (a − 1)(b−1),區集= c −1,合計=abc −1 df( 機差)= df(合計)−[df(A 因子) + d

【評論內容】交響樂團演出的音樂會中,當演出不同時期的作品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演出人數、不同的樂器編制出現。例如聽到海頓、莫札特的古典樂派交響曲時,幾乎一定是二管制﹝如:一或二把長笛、二把雙簧管、二把低音管、二把法國號、二把小號﹞的樂團編制。如果聽到的是馬勒 (Mahler,1860-1911)與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1882-1971)的後期浪漫樂派管絃樂作品時,那一定少不了四管以上的編制,因為在浪漫主義風尚中,音樂界盛行風沛音響,交響樂團的編制自然就要擴大。

【評論主題】【題組】⑷自由度:A 因子= a −1,  B 因子= a (b− 1) ,機差= ab (n− 1) ,合計=abn −1

【評論內容】陳鋼、何占豪於1959年寫成《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於當年五月在上海首演。樂曲是以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爲題材以越劇裏的部分唱腔爲音樂素材寫成的。全曲以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劇情——相愛、抗婚、和化蝶爲主要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獨奏小提琴部分模仿了中國二胡、古箏、以及琵琶的手法。

【評論主題】【題組】 4. B 因子平方和 SS[B(A)]=

【評論內容】古琴記譜方法非常特殊。唐代以前使用“文字譜”,即用文字詳細記述弦序、徽位和演奏指法,十分複雜。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琴譜——唐初《碣石調•幽蘭》,即為“文字譜”,這也是唯一僅存的“文字譜”。此譜曾東傳日本數百年而無人能識,現存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彌足珍貴。

  到了唐代中葉,琴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曹柔,創造了“減字譜”。減字譜使用特殊的圖形文字來記錄,而這種圖形文字則是按一定規律將漢字拆分組合而成。減字記譜法經後人逐步完善,一直沿用至今,簡譜、五線譜等記譜方法仍無法取而代之。正是由於有了這種記譜方法,大量的琴曲作品才得以較好的保存下來。

【評論主題】【題組】⑵觀測值之數學模式為: 式中(i)j表示A因子第i變級下B因子第j個變級,(ij)k表示A及B因子第(ij)組合之第k個重複。

【評論內容】呈示部包括主部、連接段、副部及小結尾。古典奏鳴曲式要求主部與副部之間保持嚴格的調性關係,即副部出現在主部的屬調上

【評論主題】9. A小調的拿波里六和絃(Neapolitan Sixth Chord)不包含下列哪一個音?(A)B(B)D(C)F(D)Bb

【評論內容】拿波里六和絃(Neapolitan sixth)先寫出該調的(Ⅱ6),把最上方的音和中音音降低半音就叫拿波里六和絃(N6)  (大調)            把最上方的音降低半音  (小調)ex:C大調(Ⅱ6)  === FaLa  Re (N6)  === Fa  bLa  bRe c小調(Ⅱ6)  === Fa  bLa  Re  (N6)  === Fa  bLa  bRe

【評論主題】19.請問表演團體「STOMP」是以哪種表演風靡世界各地?(A)打擊樂(B)踢踏舞(C)馬戲團(D)合唱團

【評論內容】1991年夏天,Luke Cresswell和SteveMcNicholas在英國成立了STOMP,這個另類打擊樂表演團體曾榮獲奧斯卡、艾美獎和多項皇家綜藝秀等大獎節目的製作包括紐約、倫敦和全世界巡迴演出。Stomp捨棄正規的打擊樂器,極盡巧思以生活週遭的日常用品為樂器,構思身體、環境、律動與聲音的互動關係,展現聲音特質,創造出律動豐富金鐵交鳴的動感節奏,藉以表達對生命的熱情禮讚。

【評論主題】17.下列組合何者為非?(A)印度-車鼓陣(B)中國-皮黃(C)義大利-歌劇(D)印尼-甘美朗音樂

【評論內容】車鼓陣」是臺灣最早的民間藝陣。早在清康熙三十二年臺灣府貢生陳逸有篇「艋舺竹枝詞」中提到當時的「車鼓」說:「誰家閨秀墮金釵,藝閣妖嬌覆塞街;車鼓逢逢南復北,通宵難得幾場諧。」「車鼓」亦稱「車鼓弄」、「弄車鼓」;臺語「車」的字義佳是翻轉之意思,如翻弄折騰說成「車拔秉」、「車盤」;「弄」的字義是舞動、逗趣的民間小戲小意。

【評論主題】西方最早出現的複音音樂型式是(A)discant (B)organum (C)conductus (D)clausula

【評論內容】早期的多聲部樂曲,稱為奧爾干農(organum),它們的主旋律多為素歌,其下則加上一條稱為“vox organalis”的和聲聲部

【評論主題】以C為主音,請問下列何者為德國增六和絃?(A) Ab、C、F#(B) Ab、C、D、F#(C) Ab、C、Eb、F#(D) Ab、Bb、D#、F#

【評論內容】德國增六和弦(Ger6)由四級七和弦(IV7)的第一轉位升最高音(根音)、降最低音(三音)、降七音而形成;C大調中組成音為A♭、C、E♭、F#

【評論主題】在作曲手法上「Stretto」通常用在下列何種曲式?(A) 奏鳴曲   (B) 變奏曲(C) 賦格曲  (D) 輪旋曲

【評論內容】賦格的和聲要素有呈示部(Exposition)、間奏部(Episode)、持續音部、密接部(Stretto)等

【評論主題】20.關於卡農的敘述何者有誤?(A)以固定旋律為題材,利用嚴格模仿的原則,發展出其他的聲部(B)常見的有同度模仿的卡農(C)輪唱也是卡農的一種,使單旋律產生此起彼落的效果(D)帕海貝爾(J.Pache

【評論內容】

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卡農作品乃是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也稱作《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重複達二十八次之多。這段音樂雖然不斷迴旋往複,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反而感覺動聽悅耳。

【評論主題】1.「固定樂思」是哪一位作曲家所創的名詞?(A)白遼士(B)華格納(C)貝多芬(D)巴赫

【評論內容】在「幻想交響曲」中,白遼士使用了「固定樂思」(idee fixe)的創作技法,即以不同的主題旋律代表不同的人、事、物,無論樂曲多長,它都能造成樂曲的統一性。

【評論主題】平臺式鋼琴的三個踏板中,中間的踏板有何作用(A)柔音踏板(B)持音踏板(C)制音踏板(D)延長音踏板

【評論內容】1. 踏板(Pedal):

  是指鋼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鋼琴中除鍵盤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樂器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Cristofori)在改造鋼琴時發明的。  鋼琴踏板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制音踏板(Damper Pedal):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

  是英國人布勞馬(JohnBroadwood)于1783年發明,通常是鋼琴下最右內側的踏板,當延音踏板被壓時下,平時壓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揚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續震動,將踏板放開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壓在琴弦上制止發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會使琴聲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故又稱強音踏板(Loud Pedal)。

  2)柔音踏板 (Soft Pedal):左踏板,也叫做弱音踏板(ulna cord) ...

【評論主題】(譜例一)的第8個和弦稱為:A意大利增六和弦B德意志增六五和弦C法蘭西增六四三和弦D倍增六四三和弦

【評論內容】意大利增六和弦(It6)由四級和弦(IV)的第一轉位升最高音(根音)、降最低音(三音)而形成;C大調中組成音為A♭、C、F#德國增六和弦(Ger6)由四級七和弦(IV7)的第一轉位升最高音(根音)、降最低音(三音)、降七音而形成;C大調中組成音為A♭、C、E♭、F#法國增六和弦(Fr6)由二級七和弦(ii7)的第二轉位升最高音(三音)、降最低音(五音)而形成;C大調中組成音為A♭、C、D、F#三者皆進行到屬和弦(V)解決;其中,德國增六和弦(Ger6)因性質接近屬七和弦(V7)而最常被使用

【評論主題】17.以下何者為奧福樂器的特色?(A)目的在於高深演奏技巧的培養(B)多屬於活動式片樂器(C)音色一致少變化(D)最早的樂器出產於Studio51

【評論內容】巴伐利亞無線電台Dr.Walter Panofsky力邀奧福為電台兒童節目作曲,播放之後,許多人希望有奧福樂器,因而促使Studio49工廠出產奧福樂器,而這工廠也成為Orff-Schulwerk的重要資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