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主要是治療當事人的 (A)暴力行為 (B)人際困擾 (C)心理創傷 (D)潛意識衝動。

【評論內容】眼動身心重建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是最近十幾年來新興的一種心理治療法,尤其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更是新興的治療技術。 EMDR分為八個階段用來治療心理創傷,治療師利用眼動、有節奏的語調、或拍手等外在刺激,並且在同時引導個案體驗過去的經驗,加上使用其他行為元素包括:持續的揭露、減敏感、認知重建、複述、古典制約等,以增進療效,在個案專注於外在刺激及困擾情境後,接著引導個案揭露在療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內容,此接露後的內容則變成下一組眼動的專著點,作為下次減敏感的參考,在下一次的治療時段中,這種連結會重複多次以得到治療效果。

EMDR 是一個治療技術在使患者反覆移動他...

【評論主題】關於下列文章之說明,不正確的選項是(A)〈始得西山宴遊記〉為〈永州八記〉之第一篇,記始得西山遊覽之勝(B)〈虯髯客傳〉記虯髯客贈產給李靖,助李靖輔佐真天子,建立功業的經過(C)〈病梅館記〉本文的特點是

【評論內容】〈病梅館記〉(梅樹所以生病,是因為錯誤的種植觀念而使其無法正常生長,因而成為病梅。作者以梅喻人,影射當時中國的社會就像病梅一樣,被舊傳統、舊思想所禁錮,新生的力量無法自由成長,文章具體反映出清代道光年間中國社會的問題。)

【評論主題】53. Polmantier(1966)整理研究和其他有關諮商員特質的報告,歸納出十諮商員的人格特質,其中何者錯誤?(A) 主要興趣是在為人服務,他須充分了解並運用個人及社會行為的有關知識(B) 較能

【評論內容】

Polmantier(1966)整理研究和有關諮商員特質的報告,歸納出下列幾種諮商員的人格特質:

1.諮商員有足夠的語文、數學能力去思考、推理,應用邏輯解決問題。

2.諮商員的主要興趣除為人服務之外,更需充分了解與運用個人及社會行為有關的知識。

3.諮商員能自我接納,不會利用當事人來滿足個人的需求。

4.諮商員能影響諮商及一般的行為,因此諮商員對自己的價值體系有較深刻的了解。

5.能容忍且面對曖昧不明的情境,不致因此而攪亂專業生活或私生活-。

6.諮商員能很有彈性,且符合心理學的原則,來處理各種人類的行為,不須使用權威式社會壓力迫使當事人順從。

【評論主題】以下關於台灣文學作家的敘述何者錯誤?(A)白先勇被尊稱為台灣文學之父(B)現代散文作家:席慕蓉、張曼娟、簡媜(C)現代小說作家:王禎和、張大春、廖輝英(D)現代詩及鄉土詩作家:林煥彰、羊子喬、羅青

【評論內容】林煥彰的童詩清新樸實,沒有過多的雕琢,卻很自然的呈現出童心童趣,許多評論家都認為他的童詩意象深厚,節奏和語言富有獨特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妹妹的紅雨鞋」是林煥彰的成名作,在這首詩裡,紅雨鞋被賦予極亮麗的美感,在作者筆下,雨天、在雨中嘻戲的小女孩和她腳上的紅雨鞋、在屋子裡看妹妹快樂遊戲的敘述者,組成了一幅極美也極溫馨的畫面。林煥彰的童詩除了節奏迷人之外,每首詩都具有清晰的畫面,「坐火車」、「清晨」、「春天的早晨」都具有詩中有畫的強烈效果。

【評論主題】以下關於台灣文學作家的敘述何者錯誤?(A)白先勇被尊稱為台灣文學之父(B)現代散文作家:席慕蓉、張曼娟、簡媜(C)現代小說作家:王禎和、張大春、廖輝英(D)現代詩及鄉土詩作家:林煥彰、羊子喬、羅青

【評論內容】羊子喬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論述、散文。早期的詩洋溢濃密的意象與刻鏤語言文字的痕跡,其後,他開始重視詩的內涵,技巧的運用明顯跳出以前的範疇,思想也漸趨成熟。他的散文以鄉思和旅愁為主,表現出面對生活重擔的無奈與失意。此外,他的《蓬萊文章臺灣詩》一書收錄光復前臺灣文學作家及詩人的作品評介,紀錄整理光復前臺灣新詩發展的脈絡。曾主編《鹽分地帶文選》、《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新詩四卷、《郭水潭作品集》等。

【評論主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敘寫李牧「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人,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根據這段文字,請問李牧用兵,合於《孫子》

【評論內容】李牧回到北方經營數年,邊防軍兵精馬壯,已經有了很強的戰鬥力。李牧認為時機成熟,讓百姓出城放牧,引匈奴來犯。匈奴以小股騎兵試探,李牧佯裝敗北,一觸即潰,於是匈奴大舉進攻,卻遭到李牧伏兵的左右夾擊損失十萬騎兵,大敗而歸。趙國乘機消滅襤國(今河北省蔚縣北),大破東胡(今內蒙古東部)、降服林胡(今山西省北部),聲威大振。此後匈奴元氣大傷,數十年不敢再度來犯趙境[

【評論主題】26.國文教育結合當代的族群問題,開始重視原住民文學,以下所列何者並非「原住民文學」的作家?(A)孫大川(B)路寒袖(C)瓦歷斯.諾幹(D)亞榮隆.撒可努

【評論內容】孫大川 (族名巴厄拉邦(Palabang),1953年12月18日-),卑南族人,台灣原住民作家。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生於台東縣卑南鄉下賓朗(pinaseki)部落,國立台灣大學(台大)中國文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1993年創辦「山海文化雜誌社」出版《山海文化》雙月刊,1994年和《當代雜誌》總編輯金恆煒、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謝世忠等籌辦「第一屆台灣原住民文化會議」於屏東縣瑪家鄉。1996年起出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首任政務副主委。1999年921大地震後主管原鄉災區重建業務,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