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民國 100 年十大主要死因之平均生命年數損失中,何者排序第一? (A)事故傷害 (B)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C)心臟疾病 (D)惡性腫瘤

【評論內容】潛在生命年數損失 (Year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 即為各年齡層預期可存活年數與該年齡層死亡人數之乘績總和,由潛在生命年數損失可以明瞭死亡者因過早死亡所損失的人年數。

【評論主題】優生健康檢查中的「新生兒篩檢」,是對每一位新生兒,於出生滿四十八小時後採取少量血液,進行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其中篩檢的項目,不包含下列何者?(A)苯酮尿症(B)地中海貧血(C)半乳糖血症(D)葡

【評論內容】國健局規定之常規11項篩檢分別有: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中鏈脂肪酸去氫酶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第一型、楓糖尿症、異戊酸血症。

【評論主題】49. 學校衛生的起源概念始於『醫務視導』,指派醫師入校監控傳染病的流行,這是始於哪一地區或國家?(A)歐洲 (B)美國 (C)日本 (D)澳洲

【評論內容】健康觀察是指藉由感覺器官來觀察個體身心健康狀況的一種活動。健康觀察起源於十九世紀中期歐洲所推行的醫務視導工作(medical inspection);傳入美國後,因學校內傳染病流行,促使校醫制度的萌芽和醫務視導工作的積極推展。當時的醫務、視導工作是由校醫負責執行,後來改由校護擔任,直到一九二四年後,才倡導由教師站在健康觀察的第一線。提倡者主張因為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機會較多,時間較長,對學生的平時言行和健康狀態最為了解,並且又可以班級同齡層的學生做為比較的基礎,容易察覺學生的異常現象,因此教師為學生健康狀況的最佳觀察人員。 健康觀察應隨時隨地進行,晨間檢查即為健康觀察的一種。健康觀察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