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下列詞語,哪一組「 」中的字音皆相同?(A) 東「嚮」坐/「曏」者/以酒食「饗」士卒。(B) 藉寇兵而「齎」盜糧/斷「虀」畫粥/道阻且「躋」(C) 夜「縋」而出/揚「槌」擊鼓/秤「鎚」(D)「裨」補闕

【評論內容】(D)「裨」補闕漏/彈箏搏「髀」/撫弦登「陴」  【裨】衣-8-14注音一式(一)ㄅ|ˋ注音二式  b相似詞相反詞解釋增加、幫助。裨益、無裨於事

修補。裨補

(二)ㄆ|ˊ  p(0433)

○裨益→×俾益(俾,ㄅ|ˋ,0182)

 【髀】骨-8-18注音一式ㄅ|ˋ注音二式b相似詞相反詞解釋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 部首:阝部拼音: pí注音: ㄆ ㄧ筆劃: 10筆五筆: brtf鄭碼: ynED四角號碼: 76240筆順編號: 5232511312

基本字義陴pī 城上的矮牆。亦稱“女牆”;俗稱“城垛子”。筆劃數:10;部首:阝;筆順編號:5232511312

...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C)齊ð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

【評論主題】【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15. 關於本文所寫山中冬天景致,下列何者敘述為是?(A)夕陽餘暉格外動人 (B)繽紛燦爛,多姿多彩 (C)夜景清幽,閒靜有致 (D)與僧人同遊,其樂無窮修改成為【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 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 儻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15. 關於本文所寫山中冬天景致,下列何者敘述為是?(A)夕陽餘暉格外動人 (B)繽紛燦爛,多姿多彩 (C)夜景清幽,閒靜有致 (D)與僧人同遊,其樂無窮

【評論主題】【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13. 本文之主旨為(A)山中記遊 (B)避世隱居 (C)懷念老友 (D)邀友同遊修改成為【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 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 儻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13. 本文之主旨為(A)山中記遊 (B)避世隱居 (C)懷念老友 (D)邀友同遊

【評論主題】【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14. 按本文所述,王維寫這封信時人在何處?(A)人在家中,心中嚮往山中生活 (B)正在前往山中的路上,沿路欣賞風景(C)人已在山中,正享受著山中生活 (D)已自山中回家,只是難忘山中生活情趣修改成為【13-15 題為閱讀測驗】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配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 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 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 儻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因馱黃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維白。14. 按本文所述,王維寫這封信時人在何處?(A)人在家中,心中嚮往山中生活 (B)正在前往山中的路上,沿路欣賞風景(C)人已在山中,正享受著山中生活 (D)已自山中回家,只是難忘山中生活情趣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下列詞語,哪一組「 」中的字音皆相同?(A) 東「嚮」坐/「曏」者/以酒食「饗」士卒。(B) 藉寇兵而「齎」盜糧/斷「虀」畫粥/道阻且「躋」(C) 夜「縋」而出/揚「槌」擊鼓/秤「鎚」(D)「裨」補闕

【評論內容】(D)「裨」補闕漏/彈箏搏「髀」/撫弦登「陴」【裨】衣-8-14注音一式(一)ㄅ|ˋ注音二式  b相似詞相反詞解釋增加、幫助。裨益、無裨於事

修補。裨補

(二)ㄆ|ˊ  p(0433)

○裨益→×俾益(俾,ㄅ|ˋ,0182)

【髀】骨-8-18注音一式ㄅ|ˋ注音二式b相似詞相反詞解釋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部首:阝部拼音: pí注音: ㄆ ㄧ筆劃: 10筆五筆: brtf鄭碼: ynED四角號碼: 76240筆順編號: 5232511312

基本字義陴pī 城上的矮牆。亦稱“女牆”;俗稱“城垛子”。筆劃數:10;部首:阝;筆順編號:523251131...

【評論主題】1.知識就是力量。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9.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其中漏失頷聯、頸聯,請依下列提供材料予以重組 (A)竹喧歸浣女 (B)清泉石上流 (C)明月松間照 (D)蓮動下漁舟。①(A)(B)(C)(D) ②(D)(A)(B)(C) ③(C)(B)(A)(D) ④(A)(D)(C)(B)修改成為9.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其中漏失頷聯、頸聯,請依下列提供材料予以重組 ①竹喧歸浣女 ②清泉石上流 ③明月松間照 ④蓮動下漁舟。(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 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評論主題】2. 參差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17. 下列何者使用映襯?(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D)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修改成為17. 下列何者使用映襯?(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D)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評論主題】2. Modern people f______y feel stress from their fast-paced lifestyle.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D,修改為C

【評論主題】2. Modern people f______y feel stress from their fast-paced lifestyle.

【評論內容】

當客觀環境改變時,有些人可以調整自己的態度,讓自己與環境達到一個和諧狀態。以下何者表現了此種彈性的人生觀?(A)雞鳴不已於風雨,松柏後凋於歲寒 (B)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C)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 (D)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解析:(A)亂世中仍不改操守。出自顧炎武〈廉恥〉。

(B)指伯夷。其之眼睛不看不正當的顏色,耳朵不聽不正當的聲音。不是他心目中的國君他不事奉,不是他心目中的人民他不使喚。出自《孟子‧萬章》下。

(C)指柳下惠。其不以事奉昏瞶的君主為恥,不嫌棄卑小的官職,為官做事決不隱藏自己的才能,一定按著正道去做。出自《孟子‧萬章》下。

(D)指顏淵之安貧樂道。出自《論語‧雍也》。

【評論主題】【題組】 ⑶假設某食品中預測含 107~108 之總生菌數時,請以簡單之圖示表示如何進行連續稀釋以得到可計數之菌數範圍?

【評論內容】古德拉的課程決定層次說:

  1.社會層次:指聯邦、州和地方三種政治情境中,所出現的課程決定。社會層次的課程決定多少有政治意味在內。

  2.機構層次:介於社會層次與教學層次中間。常指學校或學校系統的課程決定。

  3.教學層次:常指教師於教學時所作的課程決定。此層次與學習者關係最為接近。

  4.個人或經驗層次:指學生主動追求學習經驗所作的有關決定。

【評論主題】【題組】(5)比色時需用黑紙包試管其目的為何?( 各 1 分,共 5 分 )

【評論內容】意謂無論在朝、在野均憂心國事、關懷百姓。出自《莊子.讓王》。語譯:身處在朝野民間,心卻關心著國事

【評論主題】78—80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後,請回答78—80題) 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79. 作者借由這段賣柑者的話,指責文武百官:(A)清虛自守,卑弱自持 (B)衣錦策肥,尸位素餐 (C)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D)專任刑法,傷恩薄厚修改成為78—80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後,請回答78—80題) 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也哉!(劉基(賣柑者言))79. 作者借由這段賣柑者的話,指責文武百官:(A)清虛自守,卑弱自持 (B)衣錦策肥,尸位素餐 (C)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D)專任刑法,傷恩薄厚

【評論主題】※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修改成為※ 閱讀下文後回答46-47題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阮籍(詠懷詩))47.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詩中以「鳳凰」象徵帝王的權威 (B)「清朝飲醴泉」是指鳳凰被朝廷豢養 (C)「羽翼自摧藏」是比喻皇帝有志難伸 (D)「但恨處非位」是作者感慨懷才不遇

【評論主題】唐人採王羲之《蘭亭序》帖首「永」字八個方向的筆畫,來概括楷書中的基礎筆畫,稱作「永字八法」,其中「勒」和「努」分別用來稱呼:(A)橫筆 / 豎筆 (B)提筆 / 撇筆 (C)撇筆 / 短撇 (D)撇筆

【評論內容】11.( ) 永字八法分別為側、勒、努、趯、策、掠、啄、磔、捺,下列哪一個選項的筆劃讀音不正確? (A)趯:ㄊ一ˋ(B)掠:ㄌㄩㄝˋ(C)磔:ㄓㄜˊ(D)捺:ㄋㄞˋ教甄◆國文字形、字音、字義 - 嘉義市 102 學年度國民小學專任教師聯合甄選 #10448

【評論主題】下面敘述何者為非: (A) 司馬相如做三都賦,構想十魁而成,洛陽為之紙貴 (B) 孟浩然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應進士舉,不第 (C) 柳永所為歌詞,有雅俗二類,俚詞雖淺俗,而大眾好之,風靡一時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面敘述何者為非: (A) 司馬相如做三都賦,構想十魁而成,洛陽為之紙貴 (B) 孟浩然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應進士舉,不第 (C) 柳水所為歌詞,有雅俗二類,俚詞雖淺俗,而大眾好之,風靡一時 (D) 率棄疾志切國仇,耿耿精忠,白首不衰,著有稼軒詞 修改成為下面敘述何者為非: (A) 司馬相如做三都賦,構想十魁而成,洛陽為之紙貴 (B) 孟浩然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應進士舉,不第 (C) 柳永所為歌詞,有雅俗二類,俚詞雖淺俗,而大眾好之,風靡一時 (D) 辛棄疾志切國仇,耿耿精忠,白首不衰,著有稼軒詞

【評論主題】34.甲:君子有三樂,乙:今惡死亡而樂不仁,丙:今王與百姓同樂,以上三句中的「樂」字其音義?(A)乙丙同 (B)甲乙同 (C)甲丙同 (D)三者皆不同

【評論內容】「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0學年度第1次教師甄選試題」有出這一題它的答案已改為(D)三者皆不同

【評論主題】21、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國語文第一階段的基本識字量是?(A)400--600字(B)700--800字(C)800--1000字(D)1000--1200字。

【評論內容】

這題是應該是以舊的三階段為依據,但是現在都改成四階段了,以後的題目還是以四階段為主。

【評論主題】17.下列何者不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係?(A) 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B) 教育理論與實踐毫無區別(C) 教育理論與實踐各自獨立(D) 教育理論與實踐相互對立

【評論內容】

書名: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教育是理性啟蒙的活動,教育實踐則帶動人類邁向德行生活,理論與實踐存在彼此對立、相輔相成與各自獨立等多元關係,

本書極力涵蓋之。教育理論與實踐包羅萬象,與生活環節緊緊相扣,看似分隔,卻又相連。本書既有基本教育理念,也包涵理論轉化與實務分享,無論學術研究、行政人員與教師資格考試、校長與主任甄試、研究生考試 等,甚至欲轉入教育行業、欲瞭解教育真諦和內涵者,均可作為入門、打底、熟練與轉化之用;更是終身學習和教師專業成長極佳的橋樑。書中內涵難易適中,乃擴展視野,引發興趣、探索教育、研究理論的導航。「101」隱喻著制高點,本書分理論與實踐兩篇,也期望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成為教育領域與教育同儕的No.1。作者簡介:溫明麗 

答案為B

【評論主題】人面原不如那紙製的面具喲!你看那紅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眥怒得欲裂的面容,無論你怎樣 褒獎,怎樣棄嫌,它們一點也不改變。紅的還是紅,白的還是白,目眥欲裂的還是目眥欲裂。人面呢? 顏色比那紙製的小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48. 上述短文最後說「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們要學面具,但不要戴他,因為面具後頭應當讓它空著才好。」意謂: (A)戴面具較安心 (B)人應該表裡如一 (C)面具僅是裝飾品 (D)防人之心不可無修改成為人面原不如那紙製的面具喲!你看那紅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眥怒得欲裂的面容,無論你怎樣 褒獎,怎樣棄嫌,它們一點也不改變。紅的還是紅,白的還是白,目眥欲裂的還是目眥欲裂。人面呢? 顏色比那紙製的小玩意兒好而且活動,帶著生氣。可是你要褒獎他的時候,他雖然是很高興,臉上卻裝 出很不願意的樣子;你指摘他的時候,他雖是懊惱,臉上偏要顯出勇於納言的顏色。人面到底是靠不住 呀!我們要學面具,但不要戴他,因為面具後頭應當讓它空著才好。 (許地山·面具)48. 上述短文最後說「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們要學面具,但不要戴他,因為面具後頭應當讓它空著才好。」意謂: (A)戴面具較安心 (B)人應該表裡如一 (C)面具僅是裝飾品 (D)防人之心不可無

【評論主題】15.以下何者不是六書裡的「會意」字? (A)信 (B)彩 (C)杲 (D)然

【評論內容】

(會意兼形聲。下形,上聲。四點是火的變形。聲符讀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麵加火以烤狗肉。本義:燃燒)

【評論主題】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由哪一作用解釋之?(A)否定作用(B)代替作用(C)抵消作用(D)內射作用(intro-jection)。

【評論內容】“孟母三遷”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故事。就是現在,人們在搬家時,也無不事先探聽周圍鄰居各方面的情况。至于盂母爲何三遷,大家又爲何如此關心周圍的環境,理由很簡單,因爲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這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現象,就是內射作用的結果。

內射作用通常是毫無選擇性地、廣泛地吸收外界的東西。但有時却是通過特別的心理動機,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我們將其稱爲仿同作用(identification)。“仿同”是指一種吸收或順從另外一個人或團體的態度或行爲的傾向。當個體欲吸收他人的優點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以及接納等方面的感受時,就可采取傷同的心理防衛術。比如說,女孩子因喜歡、羡慕媽媽,結果模仿媽媽...

【評論主題】5.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A)我這個人一旦想通了,決心下定了,那就破釜沈舟,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B)對於張先生古怪的脾氣,李先生很有耐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虛與委蛇,開誠佈公的交換意見,兩人終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5.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A)我這個人一旦想通了,決心下定了,那就破釜沈舟,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B)對於張先生古怪的脾氣,李先生很有耐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虛與委蛇,開誠佈公的交換意見,兩人終於走到一起。 (C)現代的年輕人喜歡或迷戀的外國文學,其實只是受譯文的影響;但這影響青年的譯文,讀來卻忍悛不禁。 (D)對於公益事業,他甘之如飴;對於奢侈享樂,他棄如敝屣。修改成為5.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不當的是: (A)我這個人一旦想通了,決心下定了,那就破釜沈舟,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B)對於張先生古怪的脾氣,李先生很有耐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虛與委蛇,開誠佈公的交換意見,兩人終於走到一起。 (C)現代的年輕人喜歡或迷戀的外國文學,其實只是受譯文的影響;但這影響青年的譯文,讀來卻忍俊不禁。 (D)對於公益事業,他甘之如飴;對於奢侈享樂,他棄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