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下列哪一首詩最能表現大唐盛世的博大氣象?(A)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曰圓(C)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D)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評論內容】n

n (A) 買花白居易

n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籬笆護。水洒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捨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n

【全詩串講】

n

京城裏快到暮春的時候,嘈雜喧鬧車水馬龍來往。都說是欣賞牡丹的季節,成羣結隊去買花的市場。牡丹的貴賤價錢不一樣,要看樹上花兒數目多少。如果有一百朵大紅鮮花,值二十五匹帛價值特高。樹上張著帷幕遮掩太陽,旁邊編織籬笆嚴加防護。洒了水又用泥土封起來,搬到市場花色鮮豔如故。家家習以為常成了風俗,人人執迷其中不能醒悟。有一個農村...

【評論主題】4.甲:君子有三樂,乙:今惡死亡而樂不仁,丙:今王與百姓同樂,以上三句中的「樂」字其音義如何?(A)乙丙同 (B)甲乙同 (C)甲丙同 (D)三者皆不同

【評論內容】

◎甲→孟子 n篇名:盡心上(二十)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並不包括在內。父母都健在,兄弟沒有發生變故,這是第一種快樂。上不愧對天,下不愧對人,這是第二種快樂。得到天下才能傑出的人,給予教導培育,這是第三種快樂。君子有以上三種快樂,而稱王天下並不包括在內。」

所以作【快樂】解ㄌㄜˋ

◎乙孟子 離婁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

【評論主題】七、【題組】⑴配合繪圖說明岩石邊坡可能之破壞型態。(6 分)

【評論內容】

古代沒有封口的書信、公文。《後漢書.卷五七.李雲傳》:「雲素剛,憂國將厄,心不能忍,乃露布上書。」古代軍隊的捷報。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也作「露板」。告示、宣布。三國魏.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志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露布天下。」

【評論主題】【題組】⑵以隧道工程為例,若其地層含有膨脹性岩石時,設計上應如何處理。(6 分)

【評論內容】

【注釋】

○淮陰:正義:「楚州淮陰縣也。」○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無行:品行不好。沒有善行,品性惡劣。漢書˙卷三十四˙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

○推擇:推舉選用。※集解李奇曰:「無善行可推舉選擇。」

○治生商賈:以做生意維持生計。治生:經營家業;自營生計。管子˙輕重戊:「出入者長時,行者疾走,父老歸而治生,丁壯者歸而薄業。」商賈:商人。漢˙鼂錯˙論貴粟疏:「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遊都市,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寄食:倚賴他人生活。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

【評論主題】1. 下列哪一類特殊教育學生比較常有仿語(ecolalia)的現象?(A)失語症(aphasia) (B)自閉症(autism)(C)聽覺障礙(hearing impairment) (D)口吃(st

【評論內容】

1. 自閉症:(星星的小孩)① 症狀:社會互動方面的障礙:眼睛不看人、不理人,無法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缺乏對人的注意力(無視他人),無法與他人相互注意協調的能力,無法理解他人情緒,所以也無法考慮到他人的想法。溝通方面的障礙:鸚鵡式仿說【一直重複同一個主題,或不停地詢問】、代名詞反轉【你叫什麼名字?你叫○○○】、新語【自創的語言】,語用障礙【語用學的困難,理解言語背後的涵義】。重複出現刻板固執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固定儀式的行為【睡覺睡固定的地方,出門走固定路線】、自我刺激行為【身體前後搖晃、拍手】② 盛行率:男生是女生的三至四倍。③相關特徵:大約有10%的自閉症兒童在某方面的能力特別突出,稱為『白癡學者』,及未經學習具有的技巧,後改為『自閉學者』

【評論主題】11.下列各組,何者音義皆同(A)晚有兒「息」/孜孜不「息」(B)舉槍自「戕」/「戕」摩剝削(C)豈有他「繆」巧/未雨綢「繆」(D)深可四「尋」/「尋」病終。

【評論內容】

(A)晚有兒「息」/孜孜不「息」

出處:《陳情表‧李密》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門衰祚薄: 祚:福也n家門衰微 福分不多

晚有兒息: 直到晚年才有兒子

孜孜不「息」

孜孜:勤勉的樣子。指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郭沫若《題畫記》:“像他這樣孜孜不息、力求精進的人,既成者業已大有可硯,將來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

 

(B)舉槍自「戕」/「戕」摩剝削nㄗˋ ㄑㄧㄤˊ

自殺或自己傷害自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們連贏了他幾仗,他們窮蹙逃命,料想這兩個已經自戕溝壑了。」

 

殺害、傷害。如:「自戕」、「戕害」。《孟子.告子上》:「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漢.曹操〈蒿里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評論主題】17.「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牧民))句中之「舉」字與下列哪一個「舉」字同義?(A)承蒙抬「舉」(B)「舉」家遷居(C)高「舉」標語(D)逕行「舉」發

【評論內容】

「舉」家遷居:形容詞,全部的、整個的。

 高「舉」標語:動詞,扛起、抬起、往上托。

 承蒙抬「舉」:動詞,推薦、推選。

逕行「舉」發:動詞,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