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歸去來辭〉一文中,下列何者屬於陶淵明遊山玩水時的想法?(A)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B)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C)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D)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評論內容】

(a)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向行人打聽前面的道路,恨晨光還是這樣微弱迷離。(b)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拄著手杖或漫步或悠閑地隨處休息,不時地抬起頭來向遠處看去。

(c)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我羨慕物得逢天時,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罷休

(d)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雲煙自然而然地從山洞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歸

【評論主題】〈勸學篇〉如何論說為學環境的重要?(A)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B) 瓠巴鼓瑟流魚出聽。(C)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評論內容】

流魚出聽:

形容音樂美妙動聽,連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評論主題】歸有光〈項脊軒志〉:「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表現何種情境?(A)物我相親(B)物是人非(C)麻木不仁(D)自顧不暇

【評論內容】「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庭前、階下異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它們面前也不飛走。

【評論主題】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與下列何者文意最相近?(A)青春有定節,韶光容易逝(B)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C)人生無根蔕,飄如陌上塵(D)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

【評論內容】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譯:自己到處漂泊像甚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鷗。

意:對於自己飄泊不定的人生際遇之感嘆!(a)警惕人要把握青春。(b)哀嘆生命的短暫,羨慕永恆存在而不可得

  *題意重"飄泊",(b)重"短暫"

(c)人生飄泊不定的感歎

(d)

釋:飄飄然得像要捨離塵世,獨自卓立於塵世之上,似乎要化成了神仙一般。

 意:表現一種灑脫出塵的心境。

【評論主題】「舊的東西大抵可愛,惟舊病不可復發。諸如夜郎自大的脾氣,奴隸制度的殘餘,懶惰自私的惡習,蠅營狗苟的醜態,畸形病態的審美觀念,以及□□□□的諸般病症,皆宜早去為宜。」空格的成語宜填入哪一項?(A)罄竹難

【評論內容】

(a) 罄竹難書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形容「亂象極多,難以勝數」。後來多指「罪惡極多」。

(b)濫竽充數是說只為達到數量充足,而不管品質的好壞。

【評論主題】下列關於先秦諸子的理論,何者為非?(A)墨子倡兼愛之說,以非議儒家無差等之愛。(B)老子、莊子並為道家代表人物,均以自然為宗。(C)孟子、荀子代表儒家兩大宗派,荀子之學以禮為宗。(D)韓非之學出於荀子

【評論內容】墨子曾學習儒術,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觀點,然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

【評論主題】有些人因為一時的挫折而自殺,徒留遺憾。如果面臨挫折時能沉澱思緒,轉化心境,結局或許不同。下列詩句能夠表達此一人生態度的是:(A)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B)王維〈終南別業〉:「行

【評論內容】

(a)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随波涌動,大江滾滾東流(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思念誼長,至死不渝。

(d)〉「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內心那些壯志難酬的煩憂苦悶,不知要流到什麼時候才會停止。真想擺脫這一切呢!然而它卻好比抽出刀子去砍斷流水那樣,不但沒能阻流,反而更加湍急地奔流起來。舉起酒杯,本想借酒澆愁,怎奈愁悶卻更加深厚而難以消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