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8. 2006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議合議將冥王星自太陽系行星降級,歸入「矮行星」。根據大會所通過的行星定義中,冥王星是因為不符下列哪一項定義而被降級?(A) 星體繞行恆星(B) 具有足夠的質量且自行

【評論內容】

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在圍繞著兩者中間的一個公共點在運轉。可見,冥王星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mmx2elp.html

【評論主題】12. 天文觀察發現,遙遠星系的光譜都有紅移的現象,下列有關這個現象的推論,哪一項是正確的?(A) 恆星都是靜止不動的(B) 所有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C) 所有的恆星最後都會變成紅巨星(D) 太陽系是

【評論內容】

紅移(Redshift)是指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波長增加、頻率降低的現象,在可見光波段,表現為光譜的譜線朝紅端移動了一段距離,即波長變長、頻率降低。相反的,電磁輻射的波長變短、頻率升高的現象則被稱為藍移。當光源移動遠離觀測者時,觀測者觀察到的電磁波譜會發生紅移。

宇宙學紅移,其機制為空間的度規膨脹。這機制說明了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譜中觀察到的紅移現象,其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比如大霹靂宇宙模

(出自維基百科)

【評論主題】83.荷蘭時期在臺南發生的反抗事件為何?(A)林爽文事件 (B)郭懷一事件 (C)顏思齊事件 (D)朱一貴事件。【共 7 頁,第 7 頁】

【評論內容】

(A)林爽文事件:清領時期北中南皆民變(天地會)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御賜記功碑,位於台南市赤崁樓內

(D)朱一貴事件:清領時期全台性民變(主戰場為嘉義以南

【評論主題】28. 2006 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議合議將冥王星自太陽系行星降級,歸入「矮行星」。根據大會所通過的行星定義中,冥王星是因為不符下列哪一項定義而被降級?(A) 星體繞行恆星(B) 具有足夠的質量且自行

【評論內容】

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在圍繞著兩者中間的一個公共點在運轉。可見,冥王星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mmx2elp.html

【評論主題】12. 天文觀察發現,遙遠星系的光譜都有紅移的現象,下列有關這個現象的推論,哪一項是正確的?(A) 恆星都是靜止不動的(B) 所有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C) 所有的恆星最後都會變成紅巨星(D) 太陽系是

【評論內容】

紅移(Redshift)是指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波長增加、頻率降低的現象,在可見光波段,表現為光譜的譜線朝紅端移動了一段距離,即波長變長、頻率降低。相反的,電磁輻射的波長變短、頻率升高的現象則被稱為藍移。當光源移動遠離觀測者時,觀測者觀察到的電磁波譜會發生紅移。

宇宙學紅移,其機制為空間的度規膨脹。這機制說明了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譜中觀察到的紅移現象,其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為宇宙膨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比如大霹靂宇宙模

(出自維基百科)

【評論主題】83.荷蘭時期在臺南發生的反抗事件為何?(A)林爽文事件 (B)郭懷一事件 (C)顏思齊事件 (D)朱一貴事件。【共 7 頁,第 7 頁】

【評論內容】

(A)林爽文事件:清領時期北中南皆民變(天地會)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御賜記功碑,位於台南市赤崁樓內

(D)朱一貴事件:清領時期全台性民變(主戰場為嘉義以南

【評論主題】1. 假設阿雄進行氣體壓力和體積的實驗,控制其它變因後,測得以下的數據: 則以上的數據符合下列哪一個定律的描述?(A) 定比定律 (B) 倍比定律(C) 波以耳定律 (D) 查理定律

【評論內容】

(A)定比定律(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稱“定組成定律”) 提出者:1799年法國的普魯斯特根據實驗提出定比定律 內容:一化合物無論其來源或製備方法為何,其組成元素間具有一定的質 量比,此種定量關係為實驗所得的規律性,稱為定比定律 例:水H2O中,質量比H:O=1:8 二氧化碳CO2,質量比C:O=3:8 (B)倍比定律(Law of multiple proportions) 

提出者:1803年由英國的道耳吞所提出 內容:甲、乙兩種元素,可以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合物時,若固定甲(乙) 元素質量時,則乙(甲)原素質量間成簡單整數比 例:CO2與CO 固定碳元素質量時,氧元素間質量比為2:1 固定氧元素質量時,碳元素間質量比為1:2

(D)查理定律(Charles's law),...

【評論主題】1. 假設阿雄進行氣體壓力和體積的實驗,控制其它變因後,測得以下的數據: 則以上的數據符合下列哪一個定律的描述?(A) 定比定律 (B) 倍比定律(C) 波以耳定律 (D) 查理定律

【評論內容】

(A)定比定律(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稱“定組成定律”) 提出者:1799年法國的普魯斯特根據實驗提出定比定律 內容:一化合物無論其來源或製備方法為何,其組成元素間具有一定的質 量比,此種定量關係為實驗所得的規律性,稱為定比定律 例:水H2O中,質量比H:O=1:8 二氧化碳CO2,質量比C:O=3:8 (B)倍比定律(Law of multiple proportions) 

提出者:1803年由英國的道耳吞所提出 內容:甲、乙兩種元素,可以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合物時,若固定甲(乙) 元素質量時,則乙(甲)原素質量間成簡單整數比 例:CO2與CO 固定碳元素質量時,氧元素間質量比為2:1 固定氧元素質量時,碳元素間質量比為1:2

(D)查理定律(Charles's law),...

【評論主題】15.聲波速率為V1,若有一聲源以V2的速率接近觀察者,此時觀察者所感受到的頻率與聲音相差0.2倍,試問V1與V2的比值為何?(A)1:6 (B)1:3 (C)1:2 (D)1:4。

【評論內容】

都卜勒效應:當觀察者和波源發生相對運動運動,觀察者所聽到的頻率和波 源發出的頻率不同之現象。 

實例 :(1)當救護車接近時,會覺得汽笛聲的音調由低而高 。 

            (2)天體中的星球,若遠離地球時,則測得其光譜中波長會變長,稱為紅位移。 

條件:觀察者o與聲源s之相對速度Vso≠0時,且波速v不因波源運動而改變。

1.2倍=6/5= V / V-Vs =6 / 6-1

得 Vs  :V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