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圖七是根據1907年前後臺灣某項統計資料所作的空間分布圖,這個地圖的主題最可能是: (A)稻作與甘蔗的分布 (B)閩粵各族群的分布(C)瘧疾發生率的分布 (D)都巿化程度的分布

【評論內容】

答案是(B)

圖中分了三種色塊,直條紋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和今臺北,橫條紋主要分布在桃竹苗和高雄內陸,方格紋則以中南部內陸和北部臺北外圍、宜蘭為主。比對選項,

選項(A)早期稻米和甘蔗的分部為「南糖北稻」,日治初期日方大力推展糖業,蔗作往北發展,之後蓬萊米受歡迎,轉由稻作往南發展,造成米糖相剋的現象,其南北分布的情況,與圖不符;

選項(B)早期漢人移民臺灣,福建的泉州人多居沿海地區,漳州人居內陸平原,廣東籍的客家人則居鄰近山地丘陵,多依原鄉生活習慣選擇居地,或與族群械鬥遷徙有關,此分布正和圖上分類相符,泉州人多在西部沿海、臺北盆地、漳州人在中部平原、北部沿海和宜蘭平原,客家人在今天的桃竹苗和高雄六堆地區人數最...

【評論主題】6.台灣戲劇鼓動角色扮演風潮,且創下台灣戲劇攻進美國市場的紀錄者為何?(A)楊麗花歌仔戲 (B)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C)霹靂布袋戲(D)明華園歌仔戲

【評論內容】答案是(C)在 2006 年時,"美國"播出台灣本土霹靂電視布袋戲"爭王記"

【評論主題】5.關於明清時期小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明清時小說,由戲曲衍生而來的作品數量不少 (B)故事內容經過多人修編、口頭傳說、藝人搬演、文人書寫、名家評點等方式反覆創作,具有豐富且多元的面貌 (C

【評論內容】答案是 (A)小說的主要形式,淵源自說書傳統、宋代話本及元代雜劇,在元朝始有具體形式,而於明清兩代發揚光大。

【評論主題】【題組】29.「鞍部」地形位於何處? (A)E (B)F (C)G (D)H。

【評論內容】答案是C兩山之間的G點

【評論主題】25.圖是某地區等高線圖,請問由乙望至甲處,應看不到哪一點?  (A)A (B)B (C)C (D)D。

【評論內容】答案是CC 被山脊擋住了,故看不到

【評論主題】23、美國在十八世紀後半期建國之後,原本只是個擁有大西洋沿岸十三州的小國,經過一百多年後,已成為地濱兩洋的強大國家。請問:下列何者不是以武力的方式取得的領土? (A)阿拉斯加州 (B)加利福尼亞州 (

【評論內容】答案是(A)解析:解析:1846年,美國發動「美墨戰爭」,取得加州、德州與新墨西哥州;阿拉斯加則是1867年,俄國以720萬美元賣給美國。

【評論主題】22、近代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之一是技術的創新。在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中,英國工業的技術創新如何發生? (A)科學革命發現新理論,工業家將這些理論直接應用於生產,帶來技術的創新 (B)此時的技術創新大都是

【評論內容】答案是(B)十八世紀英國工業技術創新最大的動力就是生產供不應求。1733年所發明的「飛梭」提高了手工織布機的效率,於是棉紗供不應求,促使紡紗機的出現與改良。棉紗既大量出產,動力織布機乃應運而生。對棉紗的需求日增,又促成軋棉機,所以選項(B)。

【評論主題】36.下列哪些現象可以用「聚集經濟」的觀點來解釋:(A)遠東百貨的全省連鎖店(B)臺北迪化街的南北貨街(C)7-11便利商店(D)臺北愛國東路的婚紗街(E)臺北南陽補習街 。

【評論內容】此題是多選題,答案是B,D,E(A)遠東百貨的全省連鎖店 -- 規模經濟(B)臺北迪化街的南北貨街 --聚集經濟(C)7-11便利商店 --規模經濟(D)臺北愛國東路的婚紗街 --聚集經濟(E)臺北南陽補習街 。--聚集經濟註解:規模經濟:通常一個工業為了要追求最大的利潤勢必會將成本壓低,而規模經濟是很好的方式。如果說我利用相同的生產模式以及流程產出一致性的商品,那我便可以控管品質同時又可以大規模量產,相對單位成本減低,而到最後單位成本會趨於最低值,這就是生產標準化帶來的規模經濟例如麥當勞、7-11、百貨公司大規模成立舉個例子,這也就是為何當去購物時一次購足大量商品的情況下容易殺價的原因聚集經濟:產業之間如果有互相共同的需求,設施、交通、金融服務、產業聯繫等因素,而在空間上聚集一地的現象稱為聚集經濟也就是說互利互惠。如許多科學園區成立時有許多家公司同時進駐此地此觀念可以拓展為例如南陽補習街、婚紗街等等的產業現象

【評論主題】34.圖十六為下水示意圖,請問哪些最有可能為「乾井」? (A)A(B)B(C)C(D)D(E)E。

【評論內容】此題為多選 答案是D , ED因未挖到自由地下水面

【評論主題】17.春秋戰國為諸子百家學說風起雲湧之時代,其中有四種學說直到今日,仍在中國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心靈涵養,與生活方式各層面,形成深遠的影響。請問這應是哪四家的學說? (A)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評論內容】各家中影響較大的,是儒、墨、道、法和陰陽。儒家對後世的社會、政治、教育和人生觀等都有深遠影響;道家對藝術和人生觀有所影響;法家影響歷代政治的制度和實際措施;墨家的博愛精神則轉化為平治天下的理想;陰陽家的觀念則潛藏於民俗、宗教、醫學、命相等的底層。這幾派的思想,至今仍深刻地支配了中國的文化和人民生活。

【評論主題】圖七是根據1907年前後臺灣某項統計資料所作的空間分布圖,這個地圖的主題最可能是: (A)稻作與甘蔗的分布 (B)閩粵各族群的分布(C)瘧疾發生率的分布 (D)都巿化程度的分布

【評論內容】

答案是(B)

圖中分了三種色塊,直條紋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和今臺北,橫條紋主要分布在桃竹苗和高雄內陸,方格紋則以中南部內陸和北部臺北外圍、宜蘭為主。比對選項,

選項(A)早期稻米和甘蔗的分部為「南糖北稻」,日治初期日方大力推展糖業,蔗作往北發展,之後蓬萊米受歡迎,轉由稻作往南發展,造成米糖相剋的現象,其南北分布的情況,與圖不符;

選項(B)早期漢人移民臺灣,福建的泉州人多居沿海地區,漳州人居內陸平原,廣東籍的客家人則居鄰近山地丘陵,多依原鄉生活習慣選擇居地,或與族群械鬥遷徙有關,此分布正和圖上分類相符,泉州人多在西部沿海、臺北盆地、漳州人在中部平原、北部沿海和宜蘭平原,客家人在今天的桃竹苗和高雄六堆地區人數最...

【評論主題】12. 如下圖所示,一個電池組電壓為 3 伏特,並聯兩個歐姆式燈泡,甲燈泡的電阻為 1 歐姆、乙燈泡電阻為 3 歐姆,則【題組】(1)通過電池組的電流為 【    】 安培

【評論內容】土地改革。國民政府來台後便開始為了不使大陸『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力錐之地』的情形從蹈覆轍,實施了一連串的土地改革,首先是三七五減租,接著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這使得台灣農業經濟穩定成長,此時有了『農復會』的出現,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解析】:漢代是官府作坊最盛的時代。唐代開始可以僱傭工匠,大量的進行經、像、咒、傳的雕版印刷。到了明清,民間手工業終於取代官府工業。

【評論主題】8. 原子的質量大多集中在(     )。

【評論內容】(A)惲鐵樵 中醫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