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7. 試問提出清代臺灣族群空間分佈有「界內漢人/界外生番/熟番居中」三層制的學者是?(A)杜正勝 (B)施添福 (C)柯志明 (D)邵式柏

【評論內容】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本書以平埔族岸裡社群作為主要案例,探討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除說明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如何在國家權力策略性的治理部署與底層──「熟番」與「奸民」──的對應行動和反抗下,生成與轉化之外,同時試圖闡明國家權力在十九世紀時於前述常態治理體制之外兼行運用權變部署,「兼用經權」,利用漳泉客社群分類矛盾分化漢人社會,終至以權害經,造成民間武力的坐大與失控,以致殃及前者。  藉由探究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生成與危機,作者釐清國家權力利用生番/熟番/漢人族群歧異、分帶隔離治理的策略部署,並說明其如何適得其反地造成十八世紀末臺灣史上最大的動亂:由沿山漢人界外私墾勢力發動的林爽文事件。藉由分析與三層制配套成形的番政變革,進入熟番社內,探究國家權力為達成與熟番族群的結盟策略而進行的收編和滲透,如何造成平埔族社會內部的階層分歧、內鬥以及裂解離散。

  透過體制分析,本書首度為清代臺灣長程的社會變遷建構一主體性史觀。研究方法結合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頗具開創性與啟發性。對於官方史料(特別是宮廷檔案)以及民間公私藏古文書(以岸裡大社古文書為主)等龐大一手資料的整理與解讀,深入而且詳盡,使用QGIS繪製的歷史地圖亦極具參考價值。無疑將成為臺灣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杜正勝,推薦序柯教授從《番頭家》就提出「三層制」的理論,「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引自博客來

【評論主題】37. 試問提出清代臺灣族群空間分佈有「界內漢人/界外生番/熟番居中」三層制的學者是?(A)杜正勝 (B)施添福 (C)柯志明 (D)邵式柏

【評論內容】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本書以平埔族岸裡社群作為主要案例,探討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除說明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如何在國家權力策略性的治理部署與底層──「熟番」與「奸民」──的對應行動和反抗下,生成與轉化之外,同時試圖闡明國家權力在十九世紀時於前述常態治理體制之外兼行運用權變部署,「兼用經權」,利用漳泉客社群分類矛盾分化漢人社會,終至以權害經,造成民間武力的坐大與失控,以致殃及前者。  藉由探究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生成與危機,作者釐清國家權力利用生番/熟番/漢人族群歧異、分帶隔離治理的策略部署,並說明其如何適得其反地造成十八世紀末臺灣史上最大的動亂:由沿山漢人界外私墾勢力發動的林爽文事件。藉由分析與三層制配套成形的番政變革,進入熟番社內,探究國家權力為達成與熟番族群的結盟策略而進行的收編和滲透,如何造成平埔族社會內部的階層分歧、內鬥以及裂解離散。

  透過體制分析,本書首度為清代臺灣長程的社會變遷建構一主體性史觀。研究方法結合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頗具開創性與啟發性。對於官方史料(特別是宮廷檔案)以及民間公私藏古文書(以岸裡大社古文書為主)等龐大一手資料的整理與解讀,深入而且詳盡,使用QGIS繪製的歷史地圖亦極具參考價值。無疑將成為臺灣史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杜正勝,推薦序柯教授從《番頭家》就提出「三層制」的理論,「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引自博客來

【評論主題】29. 十七至十九世紀,中國、朝鮮、日本的人口規模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狀態,人口增長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朝向這些實際問題的思考,東亞士人出現了一股務實研討的風氣,且恰與儒學內部對程朱理學的反思合拍,亦得到

【評論內容】A  李滉 1501-1570 朝鮮儒學家B  陳弘謀 1696-1771 清朝政治人物與哲學家C  石田梅岩 1685-1744 日本哲學家D  丁若鏞 1762-1836 朝鮮思想家所以這題的重點其實這些人物生存的年代?!

【評論主題】11.「以當時中國的國力與國情,向歐洲戰場輸送勞工,已是中國能盡的最大努力。如果山東問題不能公正解決,不僅會有上萬個靈魂在地下哭泣,世界也不得安寧,因為這些華工大多來自中國山東。……代表首先感謝日本幫

【評論內容】向歐洲戰場輸送勞工、山東問題、日本幫助中國驅逐德國: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決議將山東權益交給日本,引發五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