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3、 ( ) 唐朝名相陸贄曾高度肯定唐代某項制度的施行:「其取法也遠,其立意也深,其斂財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規也簡,其備慮也周」,他所指的制度應該是:(A) 府兵制 (B) 均田制 (C) 租庸調

【評論內容】

「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以之厚生,則不隄防而家業可久;以之成務,則不校閱而眾寡可知;以之為理,則法不煩而教化行;以之成賦,則下不困而上用足。」

【評論主題】「臺灣文化協會」為打破總督府言論管制和服務民眾,成立之初的三個月內就在各地紛紛設立:(A)讀報社 (B)書房 (C)文化館 (D)私塾

【評論內容】

為什麼是讀報社?可以分兩個方面去連結

一是當時中文報紙會因言論而遭到普遍取締,所以透過讀報社的設立,可以蒐集、置放中文報紙供民眾閱讀,也可透過有力人士支持而防止被普遍取締。

二是當時民眾識字程度及識字率仍然有限,因此透過讀報社,提供專人朗讀、講解關於民族意識的概念,或是特別將報中相關的重點圈出,以便普及、喚醒民族意識。

【評論主題】99. 戰後以來,臺灣婦女的社會地位大幅提高,其主要原因為何?(A)教育及就業機會增加(B)憲法明定男女平等權(C)勞基法保障婦女就業(D)夫婦財產可分別擁有

【評論內容】

民生輕工業發展,婦女也能投入從業行列,尤其是小型代工(塑膠製品等)。

【評論主題】61. 介於中古與近代歐洲之間的文藝復興運動並不重視科學,何以後來卻能促成科學革命,其主要原因為何?(A)由於商業繁榮而積極尋求生產技術的進步(B)因考證古典文獻而形成重視邏輯辯證習慣(C)學者擺脫宗

【評論內容】

哥白尼之所以傾向以太陽為中心的想法

是出自於他探求學問時期的一位老師

這個概念在當時甚至連異端都稱不上

(就像現在聽到深信外星人存在的言論,我們也只會一笑置之)

然而哥白尼卻讀了克勞笛烏斯.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意味最大之智慧)

這本與亞里斯多德的《論天》構成了當時基督教世界對於宇宙的認知

而哥白尼只是將太陽放到了中央,其他對於天體的概念幾乎完全承襲舊學說(正圓形軌道、太陽系是一顆球)

當克卜勒與伽利略出現,越來越多證據指向「並不是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

知識階級對舊宇宙論抱持的質疑,延伸到其他對於自然的既有認知(對舊有的自然界認知也產生質疑)

所以要不是那本Almagest被翻出來,大概就沒有天文學革命,也沒有後面的萬有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