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8.力作用於物體上時,常發生內效應及外效應,下列哪一效應屬於外效應?(A)伸長(B)彎曲(C)扭轉(D)反作用力

【評論內容】

一物體伸長 , 彎曲 , 扭轉 都是受力後的變形 , 屬物體內部效應 , 該效應與該物體材料性質相關 , 也就是用俗話說用硬一點的材料變型小 , 反之變形大 。而反力屬於外部力 , 與物體幾何性質相關與材料無關 , 也就是用俗話說反力與外部力量作用位置有關。

【評論主題】103.一機械在從動件發出之力與加入原動件之力的比值,稱為(A)機械效率 (B)速比 (C)機械利益 (D)機械重量比。

【評論內容】

機械利益:從動件獲得之力與施於主動件之力的比值

M=W(從動件獲得之力,抗力)/F(施於主動件之力,施力)

機械效率:機械輸出之功與輸入之功的比值

機械效率=W out(從動件所作之功)/W in(主動件所接受之能)

【評論主題】19. 一惠斯登 ( Weston ) 差動滑車的上方鏈輪直徑分別為 20 cm 及 16 cm,下方鏈輪直徑為18 cm,此惠斯登差動滑車的機械利益為多少?(A) 8 (B) 9 (C) 10 (D

【評論內容】

補充一下

惠斯登差動滑車上方鍊輪為定滑輪,下方鍊輪為動滑輪

而惠斯登差動滑車公式=2D大/(D大-D小)

其中公式中的D為定滑輪直徑(上方鍊輪)

與動滑輪的直徑(下方鍊輪)無關

【評論主題】103.一機械在從動件發出之力與加入原動件之力的比值,稱為(A)機械效率 (B)速比 (C)機械利益 (D)機械重量比。

【評論內容】

機械利益:從動件獲得之力與施於主動件之力的比值

M=W(從動件獲得之力,抗力)/F(施於主動件之力,施力)

機械效率:機械輸出之功與輸入之功的比值

機械效率=W out(從動件所作之功)/W in(主動件所接受之能)

【評論主題】19. 一惠斯登 ( Weston ) 差動滑車的上方鏈輪直徑分別為 20 cm 及 16 cm,下方鏈輪直徑為18 cm,此惠斯登差動滑車的機械利益為多少?(A) 8 (B) 9 (C) 10 (D

【評論內容】

補充一下

惠斯登差動滑車上方鍊輪為定滑輪,下方鍊輪為動滑輪

而惠斯登差動滑車公式=2D大/(D大-D小)

其中公式中的D為定滑輪直徑(上方鍊輪)

與動滑輪的直徑(下方鍊輪)無關

【評論主題】13. 某帶制動器之緊邊張力為2 kN,鬆邊張力為1.2 kN,摩擦轉速V=300m/min,則最大制動功率為多少kW?(A)8 (B)6 (C)4 (D)2。

【評論內容】

      最大制動功率=(緊邊張力-鬆邊張力)*轉速

=最大制動功率=(2K-1.2K)*300/60(m/sec)

=最大制動功率=0.8K*5

=最大制動功率=4KW

【評論主題】68.力作用於物體上時,常發生內效應及外效應,下列哪一效應屬於外效應?(A)伸長(B)彎曲(C)扭轉(D)反作用力

【評論內容】

一物體伸長 , 彎曲 , 扭轉 都是受力後的變形 , 屬物體內部效應 , 該效應與該物體材料性質相關 , 也就是用俗話說用硬一點的材料變型小 , 反之變形大 。而反力屬於外部力 , 與物體幾何性質相關與材料無關 , 也就是用俗話說反力與外部力量作用位置有關。

【評論主題】1173.如圖所示之起重輪系,搖臂長30cm,捲筒直徑25cm,蝸桿為雙線,蝸輪為50齒,不計損耗,則施力10N,可舉起重物若干?(A)200N (B)400N (C)600N (D)200

【評論內容】

輪系值e=N蝸輪/N蝸桿=T蝸桿螺紋線數/T蝸輪齒數=2/50=1/25

F*2兀*R*N蝸桿=W*兀*D*N蝸輪

10*2兀*30*25=W*兀*25*1

=600

【評論主題】103.一機械在從動件發出之力與加入原動件之力的比值,稱為(A)機械效率 (B)速比 (C)機械利益 (D)機械重量比。

【評論內容】

機械利益:從動件獲得之力與施於主動件之力的比值

M=W(從動件獲得之力,抗力)/F(施於主動件之力,施力)

機械效率:機械輸出之功與輸入之功的比值

機械效率=W out(從動件所作之功)/W in(主動件所接受之能)

【評論主題】19. 一惠斯登 ( Weston ) 差動滑車的上方鏈輪直徑分別為 20 cm 及 16 cm,下方鏈輪直徑為18 cm,此惠斯登差動滑車的機械利益為多少?(A) 8 (B) 9 (C) 10 (D

【評論內容】

補充一下

惠斯登差動滑車上方鍊輪為定滑輪,下方鍊輪為動滑輪

而惠斯登差動滑車公式=2D大/(D大-D小)

其中公式中的D為定滑輪直徑(上方鍊輪)

與動滑輪的直徑(下方鍊輪)無關

【評論主題】316 模數5之齒形與徑節5之齒形兩者比較 (A) 前者輪齒較大 (B) 後者輪齒較大 (C) 兩者輪齒一樣大 (D) 以上皆可

【評論內容】

模數(公制)M=D/T=5mm

徑節(英制)Pd=T/D=5英吋(inch)

=因為徑節為模數的倒數且英制單位(inch)傳換成公制單位(mm)需乘上25.4(1 inch(英吋)=25.4 mm(厘米) )

=1/5*25.4=5.0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