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92. 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是建在哪一座山的山頭上?(A)虎頭山 (B)愛文山 (C)天筆山 (D)大雅山。

【評論內容】位在玉井虎頭山上,為以余清芳為首之噍吧哖抗日事件的紀念碑。西元1915年噍吧哖事件爆發,當時的虎頭山是抗日基地,也是激戰之處,當時捲入事件被屠殺者不計其數。

【評論主題】48. 府城悠久的民俗傳統「做十六歲」是在農曆何時?(A)三月初三 (B)正月十五 (C)五月五日 (D)七月七日。

【評論內容】

做十六歲習俗常和「七娘媽生」產生關聯,也有拜其他神明,但仍以女性神明為主。通常在幼兒週歲前後,前往寺廟向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臨水夫人、觀音、媽祖等)祈願,請求保佑,然後以古錢、銀牌、鎖牌,串紅線為「絭」,掛在幼童脖子上,這在民間稱為神的「契子」,有如母子一般親近。直到16歲成年,才在七娘媽生這一天「脫絭」,取下古錢紅線,拜麵線、粽子等,答謝多年來的保佑之恩。

七娘媽生為農曆7/7故答案為D

【評論主題】16. 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初期以武裝抗日為主。至那個事件之後才改為以文化抗爭為主?(A)西來庵事件 (B)霧社事件 (C)簡大獅事件 (D)北埔事件。

【評論內容】

西來庵事件:

1915年發生於臺南噍吧哖(今臺南玉井)的大規模武裝抗日事件。因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又稱「余清芳事件」;起事地點在西來庵,又稱「西來庵事件」;衝突地在噍吧哖,又稱「噍吧哖事件」。

【評論主題】13. 安平民宅中常見的辟邪物不包括(A)劍獅 (B)風獅爺 (C)刀劍屏 (D)通天筒。

【評論內容】

通天筒又名藏經筒,為孔廟特有裝飾

【評論主題】10. 哪一個古蹟與鄭氏時期無關(A)孔廟 (B)開元寺 (C)大天后宮 (D)四草砲台。

【評論內容】四草砲台:西元1840年(清道光20年)...

【評論主題】8. 臺南市位在嘉南平原上,南邊與高雄市的茄定區、湖內區相望,中間相隔的是下列哪一條溪流?(A)二仁溪 (B)四重溪 (C)曾文溪 (D)陳友蘭溪。

【評論內容】

二仁溪舊名「二層行溪」,因早期流經因製糖而繁榮的二層行聚落而得名,為中央管理河川,發源於高雄市內門區木柵里山豬湖山,於臺南市南區灣裡與高雄市茄萣白沙崙間入海,為臺南市與高雄市的界河

資料來源:二仁溪

【評論主題】3. 位於開山路聞名全國的延平郡王祠是為紀念哪一位人物而建立的?(A)陳永華 (B)朱一貴 (C)鄭芝龍 (D)鄭成功。

【評論內容】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

西元1661年,鄭成功帶兵在鹿耳門登陸,趕走了荷蘭人,並積極建設臺灣,以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鄭成功經略臺灣,除設立官署,清查戶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臺開墾。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後人多以「國姓爺」稱呼。

鄭成功去世後,後人為了感懷他的豐功偉績,特在此地立廟奉祀,尊稱他為「開台聖王」和「開山王」,現在全臺灣的「開台聖王廟」有50餘所之多。各地寺廟祠堂香火不斷,也因此在臺灣留下了深厚的影響與眾多傳說。西元1874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奉命來臺辦理防務,深入瞭解民意,發現鄭成功對建設臺灣的貢獻,建議建祠紀念。清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福州式」建築,並在正門石匾題「明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