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2)如【圖 7】所示銲接符號,請分別說明所代表之意義。(4 分)

【評論內容】

這道題目,最早出現在

 93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教育學程招生入學考試教育導論科試題

(B)37.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觀,最貼近於:

         (A)永恆主義 (B)進步主義 (C)精粹主義 (D)存在主義。

 

但是後來本題再出現,答案出現變化了

新竹市新科國中99學年度第一學期正式教師甄選筆試試題

(A)44. 九年一貫課程的哲學觀,最貼近於下列何者?

          (A)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B)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C)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D)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那到底是進步還是存在主義呢?

根據北市大教育系的楊龍立老師出的《 九年一貫課程與文化》指出是唯實主義

 97教檢教原Q22 強烈要求教育必須幫助學生認識自己,...

【評論主題】鄉村學校法(A)英 (B)德 (C)美 (D)法

【評論內容】• 1763年德意志頒佈普通鄉村學校法,規定5-13或14歲為強迫就學年齡,免費教育

【評論主題】在負偏態的分配中,如果眾數是70,中數是60,那麼這個分配的平均數是?(A)大於70 (B)介於70 與60 之間(C)小於60 (D)不一定

【評論內容】常態分佈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在中心點三者的關係要從偏態來觀察比較清楚如果是負偏態(左偏態,分佈尾巴在左,高分者多)因為比較多的人在高分組,所以「眾數」在最右邊「平均數」在最左邊「中位數」在中間(偏態分佈「中位數」一定在「眾數」跟「平均數」之間)如果是正偏態(右偏態,分佈尾巴在右,低分者多)因為比較多的人在低分組,所以「眾數」在最左邊「平均數」在最右邊「中位數」在中間

【評論主題】19.教育史上最早提倡「審美教育」的是?(A)康德(B)蔡元培(C)杜威(D)席勒

【評論內容】蔡元培曾是席勒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