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鍾理和非常重視作品對社會的影響性,他十分堅持「好的作品不但要能娛樂讀者,並且還要有某些啟迪」。當他創作描寫同姓婚姻的<笠山農場>這部小說時,原本構想是要讓小說中的男女主角以悲劇收場。但剛好有一位讀者寫信請教他對同姓婚姻的態度,這位讀者正為此事苦惱。鍾理和於是毅然將小說結局改為尚留光明在人間的悲喜劇。他告訴好友鍾肇政說:「我們沒有理由讓一位讀者在讀完一部作品後大感灰心。」取材自<致鍾肇政函>(二)鍾理和一生創作的黃金時代,正好碰上臺灣文學最慘淡的歲月,他那些以臺灣為主體,描寫臺灣人心靈、感受、生活、悲苦和喜樂的作品,在政策的壓制下,當時竟然得不到發表的園地,但卻給後人留下一筆可貴的資 產。他在臺灣文學史上的成就是相當高的,陳映真在筆匯以介紹第一部 臺灣的鄉土文學作品集為副題推薦<雨>一書時,給他這樣的評價:「鍾理和 不只在台灣開出第一朵花,更開出一枝最難得的花----臺灣的鄉土文學。」 取材自<筆匯>
【題組】47.讀完這兩篇有關鍾理和的短文,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A)鍾理和因為要啟發影響讀者,因而改了<笠山農場>的結局
(B)<笠山農場>這部小說,大膽寫出同性之間的情感故事
(C)陳映真的<雨>一書,為臺灣的第一部鄉土文學作品集
(D)鍾理和的作品雖以臺灣為主體,但卻在大陸有極高的評價。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
統計:A(3),B(2),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