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美國學者 M. Wolfgang 是上世紀中葉著名的犯罪學家,其所從事的實證研究與提出的理論,影響當時刑事政策的走向甚鉅。有關其實證研究與理論之描述,下列何者有誤?
(A) 1958 年,其針對費城謀殺案進行研究發現,下階層的謀殺案頗多起因於微不足道的事件,他 深信這種現象與下階層的次級文化有關,進而提出「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Subculture Conflict Theory)
(B) 1958 年,他也根據費城謀殺案件進行的研究,提出被害者促發理論(Victim Precipitation Theory),因為在一些犯罪案件中,有些人是整個犯罪事件的肇始者並進一步導致他們的受傷 或死亡
(C) 1964 年,M. Wolfgang 發表「犯罪的衡量」(The Measurement of Crime),這是犯罪學界首次 對於犯罪行為之測量進行研究
(D) 1972 年,M. Wolfgang 與 R. Figlio 和 T. Sellin 等人針對 1945 年代在費城的偏差少年進行世代 的追蹤研究後發現,有 6%的少年犯下整個世代過去 18 年全部所犯的 52%刑案和 70%的重罪 行為,進而提出「慢性犯罪人」(chronic offenders)的概念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6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112監所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是米勒提出的,是...

【用戶】Liou Y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Subculture Conflict Theory)為美國社會學家科恩(Albert K.Cohen)於1955年提出,綜合蘇哲蘭之不同接觸理論與梅爾頓之緊張理論而形成。

【用戶】邀請碼:185816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 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代表人物為米勒

【用戶】112監所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是米勒提出的,是...

【用戶】Liou Y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Subculture Conflict Theory)為美國社會學家科恩(Albert K.Cohen)於1955年提出,綜合蘇哲蘭之不同接觸理論與梅爾頓之緊張理論而形成。

【用戶】邀請碼:185816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A) 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代表人物為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