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顧肇森:「假期中偶爾早起,趕上她梳頭,即使在做完髻之前,我總得幫她擎起鏡子,讓她判斷梳歪了沒有,往往得打散髮髻重做。而且髮根漸漸鬆動,一梳就扯下一叢頭髮,使我看得背上直起寒慄。梳成的髻,常是危樓的光景。我仍記得早些年第一次在麵疙瘩的湯中看見一縷青絲,不禁像看到河裡浮屍似的哇哇叫起來,母親抱歉得不得了,硬要我另換一碗。自那時起,她的髮屢在飯菜中出現,見慣不奇,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只是趁她不注意,偷偷的抽起來丟掉。」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作者面對母親掉髮最終的態度?
(A)恐懼憂慮
(B)視而不見
(C)習以為常
(D)不動聲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2),D(2),E(0)

用户評論

【用戶】需要鑽石觧鎖詳解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我選C...

【用戶】林沖夜奔台灣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作者最終了解並學會體貼母親,除了剛開始覺驚訝在意,後面也知道母親可能因為衰老而至此,也盡其所能不影響作者,最終作者也變得能夠體貼、在乎身邊的人。

【用戶】需要鑽石觧鎖詳解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我選C...

【用戶】林沖夜奔台灣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作者最終了解並學會體貼母親,除了剛開始覺驚訝在意,後面也知道母親可能因為衰老而至此,也盡其所能不影響作者,最終作者也變得能夠體貼、在乎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