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小明到幼稚園後才發現忘了請父母簽聯絡簿,因此被老師在聯絡簿上註記。媽媽知道後跟小明說:「你這樣子會讓老師認為我們都不關心你,其實我費了很多苦心!老師也一直要求你要管好自己,結果他教了半天,你還是表現那麼差。」請問上述家長的反應,屬於下列何種教養行為?
(A)漠視型
(B)縱容型
(C)清楚設限型
(D)心理控制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61051
統計:A(177),B(30),C(539),D(2376),E(0)

用户評論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

【用戶】Sunny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

【用戶】119sale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為控制:透過堅定的管教並監督他們的行為,試圖調整兒童和青少年的品行。心理控制:藉由像是保留情感、引出羞愧或罪惡的心理方法,試圖調整兒童或青少年的品行。出自〈發展心理學,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