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下列何者不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質?
(A)包括選擇、改編與創發
(B)需要社區人士參與
(C)需要專家學者指導
(D)包括發展歷程與結果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13578
統計:A(55),B(148),C(744),D(44),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色 目標觀:適切回應學生及學校的個殊需求以提升學習效果 人員觀:以學校社群中的教育人員為主體 資源觀:以學校社區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 課程觀:情境與師生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教學觀:引導學生主動發揮潛能培養學習能力,重視協同實施及師生共同探索 評量觀:以多元評量適應各種表徵能力 學生觀:主動且有個別差異、創新能力 學習觀:統整的學習,真實的經驗 教師觀:研究者、詮釋者、發展者、落實者、評鑑者 程序觀:動態、反省、行動研究 行政觀:適切調整各個層級課程決定的權力與責任

【用戶】Mac Liang

【年級】

【評論內容】答案應該是B。因為材料選擇丶改編與創發,需要專家學者指導,教師兼具專家及學者身分。家長及社區人士對學校課程只是著重於建議權,「建議」應該是非必須的考量。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C,修改為B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34.下列何者不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質?(A)包括選擇、改編與創發(B)需要社區人士參與(C)需要專家學者指導(D)包括發展歷程與結果修改成為34.下列何者不是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特質?(A)包括選擇、改編與創發(B)需要社區人士參與(C)需要專家學者指導(D)包括發展歷程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