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9-50 題,每題 2 分,一格 0.4 分,共 4 分)2008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頒給發現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的德國科學家楚爾郝森(Harald zur Hausen),以及發現愛滋病毒的法國科學家芳絲華.巴赫─桑努希(Francoise Barre-Sinoussi)與蒙塔尼埃(Luc Montagnier),本文將討論子宮頸癌病毒的發現與發展。70 年代期間,楚爾郝森提出 HPV 可能與子宮頸癌有關的觀點,當時他認為癌細胞若受致癌病毒感染,則在基因體中應可發現病毒的 DNA 插入其中,而 HPV 的基因則會促使細胞增殖,若能找出這類癌細胞中的病毒 DNA,就可得知該細胞受到 HPV 的感染。楚爾郝森在當時努力近十年之久,不斷尋找不同種類的 HPV,但這在當時並不容易,因為病毒只有部分 DNA 會併入宿主基因體中,也因此增加研究的困難度,後來他在子宮頸癌切片中發現新的 HPV的 DNA,因而在 1983 年確認出新的致癌病毒 HPV16 型。到 1984 年,他更從子宮頸癌病患身上找出 HPV16 和HPV18 型病毒,迄今世界上有 70%的子宮頸癌都可發現這兩型病毒。至今 HPV 仍對全球帶來相當沉重的負擔,世界上有超過 5%的癌症起源於 HPV 的慢性感染,HPV 是最常見的性傳染病原體,約佔全球總人口的五成到八成之多。在已知超過 100 種的 HPV 病毒當中,約有 40 種會感染生殖道,當中又有 15 種會使婦女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此外,HPV 亦發現於外陰部或口腔等癌細胞中。在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有 99.7%會在組織切片當中檢驗出 HPV,每年受影響的婦女多達 50 萬人。楚爾郝森證明了 HPV 可導致癌症的病理機制,並建立起受 HPV 感染並演變為癌症的風險評估。他為醫學界確認出 HPV16 和 18 型為主要嫌疑犯,幫助後來科學家發展出疫苗,疫苗的發展保護婦女免於來自 HPV16 和 18 型的威脅,並減少病患接受手術的必要以及降低全球子宮頸癌的負擔。表(四)摘錄、改寫自[科景 Sciscape 新聞報導] 醫學:愛滋、子宮頸癌病毒發現者 共享 2008 年諾貝爾醫學桂冠
【題組】49. 由上敘述,HPV 屬於何種病毒?(複選)
(A)DNA 病毒
(B)RNA 病毒
(C)動物病毒
(D)潛溶性噬菌體
(E)電腦病毒。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