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⑶對此病人用藥教育的重點為何?(3 分)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49455
統計:A(298),B(53),C(92),D(206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Deborah Chu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人飢己飢,人溺已溺

【用戶】好麻煩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而窮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當你們幫助別人時,應該要懷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心態去關懷他人)(D)由己溺之,由己飢之(彷彿是自己溺水,彷彿是自己受飢)(A)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白話解:孔子說:「一個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廣闊,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會想到幫助別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達,就會想到要幫助別人也通達。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將心比心,可以說是行仁的路徑與方法了。」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記得那個「懸壺濟世」的故事嗎?「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 那老人的藥事實上應該解釋成他自己。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而窮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張曉風(唸你們的名字))文中作者說:「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下列敘述文字與其旨意相近的選項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B)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C)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莊子.列禦寇》) ...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精修 (一) :「懸壺濟世」的典故 :《後漢書˙方術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 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鑽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閒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他一同鑽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後來,費長房隨老翁十餘日學得方術,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餘年。從此,費長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