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9 依《醫宗金鑑》所述,五硬若因風寒凝滯,致陽氣不得宣通者,下列何者錯誤?
(A)重者以小續命湯疏風
(B)輕者以烏藥順氣散調氣
(C)食少氣弱者,以加味六君子湯治之
(D)面青腹硬者,以溫脾湯緩下硬結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
統計:A(0),B(0),C(0),D(3),E(0)

用户評論

【用戶】柴寶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小兒五硬是指頭項、手足、胸膈、肌肉等部位板硬不靈,難以屈伸俯仰的症狀而言。 在古代文獻中,小兒五硬的內容不盡一致。如《古今醫統》說:「頭硬不能俯視,氣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幼科鐵鏡》係指肝受風邪,頭項手足強直如木的病症。《幼幼集成》則把手硬、腳硬、腰硬、肉硬、頸硬名為五硬。 本症多見於二周歲以內的嬰幼兒,若不及早治療或治療不當,往往成為痼疾或危及生命。

【用戶】柴寶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外感風寒:頭項強硬、難以轉動,手足強直冰涼而硬,仰頭呼吸,面青氣冷,氣壅疼痛,連及胸膈,舌質淡,苔白,脈象沉微,指紋淡滯不顯。$胎寒五硬與風寒五硬!二證多因兒體陽虛,復感寒邪而致。胎寒五硬多見於早產,體弱之新生兒,因先天胎稟不足,真陽大虛,氣血失充;或因氣候寒冷,護理不當,保暖較差;或生後感受它病,陽氣更為虛衰,寒凝血澀,氣血運行不暢,陽氣不能溫煦肌膚,營於四末,故見肌膚不溫,板硬不靈,難以屈伸俯仰;兼見哭聲細小無力,氣息微弱,活動力差,不會吮乳等陽虛氣弱血凝的證候。治宜益氣溫陽,可用參附湯,並要做好保暖護理。風寒凝結五硬,主要因風寒鬱閉,陽氣不得宣通,氣血不榮,以致頭項、胸膈、肌肉、手足失卻溫養,故呈現板硬不靈,難以屈伸俯仰。治以祛風散寒為主,兼以調理氣血,宜小續命湯,輕者可用烏藥順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