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布坎南(J. Buchanan)與杜洛克(G. Tullock)的最適憲政模型中,隨著投票議決百分比上升:
(A)外部成本隨之上升
(B)決策成本隨之上升
(C)社會總成本必然上升
(D)社會總成本必然下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7638
統計:A(5),B(227),C(7),D(6),E(0)

用户評論

【用戶】uvoxygen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最適憲政模型(The optimal constitution) 若是議案可以得到全體投票者的一致同意(unanimity),自然可以達到福利最大化或是社會成本最小化的狀態。 但是在要求全體一致的情況下,能夠通過的議案非常有限,因此,許多投票規則都改以多數決的原則(majority voting rule),只要議案的同意票達到某一水準,例如二分之一,就將議案予以通過,並付之實施。 布坎南與杜洛克(Buchanan and Tullock,1962)建立了最適憲政模型,議案要通過表決的社會成本區分為外部成本(external cost function)與決策成本(decision-making cost function)兩個部分。最適的表決比重就是社會成本最低處。

【用戶】小P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最適投票法則即為最適憲政模型: 投票門檻在於極小化社會成本,社會成本= 外部成本+ 決策成本 (一致同意的票決符合Pareto準則,但決策成本過高)決定議案通過之最適百分比的條件為總成本最低點: 邊際外部成本絕對值等於邊際決策成本絕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