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0. 小雲在弟弟出生後,覺得自己不如以往受到關愛,因此處處顯示表現自己無法勝任。請問上述例子屬於 Adler 提出的何種兒童偏差行為?
(A)引起注意
(B)自暴自棄
(C)尋求報復
(D)爭取權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57143
統計:A(31),B(39),C(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萱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不販賣解答 低成本學習學生不良行為的四種錯誤目標:1. 獲得注意:當兒童沒有機會經由有益的貢獻來獲取的地位時,會轉而以「偏差行為」,有積極建設性(如:偏激的批評)、消極建設性(如:過於小心翼翼、刻意想成為模範生)、積極破壞性(如愛表現、搬弄是非)和消極破壞性(如:愛哭、無精打采)等以獲取地位。2. 尋求權力:若師長為採取鄭去的方式阻止兒童獲取注意的需要,或孩子長期處於批評與壓力之下,則孩子容易學會運用追求權力來反抗這些壓制。若他們無法控制情況,就會覺得自己無價值、不重要,因此嘗試重獲權力,由此獲得安全感。這類型孩子具攻擊傾向,其表現行為有積極性破壞(如發脾氣、公開挑釁)或消極破壞性(如不守規矩、倔強)等的行為。3...

【用戶】萱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不販賣解答 低成本學習學生不良行為的四種錯誤目標:1. 獲得注意:當兒童沒有機會經由有益的貢獻來獲取的地位時,會轉而以「偏差行為」,有積極建設性(如:偏激的批評)、消極建設性(如:過於小心翼翼、刻意想成為模範生)、積極破壞性(如愛表現、搬弄是非)和消極破壞性(如:愛哭、無精打采)等以獲取地位。2. 尋求權力:若師長為採取鄭去的方式阻止兒童獲取注意的需要,或孩子長期處於批評與壓力之下,則孩子容易學會運用追求權力來反抗這些壓制。若他們無法控制情況,就會覺得自己無價值、不重要,因此嘗試重獲權力,由此獲得安全感。這類型孩子具攻擊傾向,其表現行為有積極性破壞(如發脾氣、公開挑釁)或消極破壞性(如不守規矩、倔強)等的行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