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國語播音部分:(50 分) 注意事項: ⑴以下是一則稿件,請根據文章內容選擇適當、自然的廣播語言,將之播報出來。⑵請注意文章中的詞語及修辭結構,妥善運用各種言語技巧(如:聲調抑揚、語調的輕重緩急)以呈現文章重點。 題目: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強調,人類活動造成地球暖化是不爭事實,若不積極因應,將威脅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川普的決定不只害到美國,也害到全世界,「各方反彈聲音很大,已對美國聲譽造成傷害」。他認為,臺灣企業可以從調適和減緩兩方面,來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在調適方面,應積極推動綠建築及永續城市。在減緩方面,國際能源總署將提升能源效率,視為將地球升溫控制在 2℃以下的重要關鍵,新建建築、交通工具和終端應用、馬達及照明等 3 大項目,都具有極高的節能與減碳作用,值得企業努力。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頻傳,臺灣今年梅雨鋒面的降雨強度打破紀錄,有些地方淹大水,有些地方受到的傷害就較輕微。當政者應思考如何提升城市韌性,更早透過基礎建設的提升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所謂「海綿城市」的概念,亦即利用分散而可運用的土地與建物空間,以入滲、滯蓄雨水等方式,如同海綿般吸存水分,達到保水、防洪、防旱、降溫及減碳等效益。讓土壤的水與空氣可以穿透地表不斷交換作用,達成人類與地球環境系統互生互助,邁向永續生態與低碳城市。(本文改寫自中國時報新聞 2017.6)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65035
統計:A(15),B(690),C(5),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