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填充:請在(  )中填入適當的標點符號。4.想要預防疾病傳染,有幾個方法( ○4 )一、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5 )二、注重個人衛生。
【題組】4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87008
統計:A(215),B(698),C(8),D(12),E(0)

用户評論

【用戶】k8w23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這叫擇一故意

【用戶】賴國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等價客體錯誤,不阻卻故意。甲本來就是要殺人,所以殺到丙也是故意殺人。法官也不可能因為一句:「我原本要殺乙」。就判過失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間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刑法 第14條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用戶】k8w23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這叫擇一故意

【用戶】賴國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等價客體錯誤,不阻卻故意。甲本來就是要殺人,所以殺到丙也是故意殺人。法官也不可能因為一句:「我原本要殺乙」。就判過失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間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刑法 第14條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用戶】k8w23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這叫擇一故意

【用戶】賴國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等價客體錯誤,不阻卻故意。甲本來就是要殺人,所以殺到丙也是故意殺人。法官也不可能因為一句:「我原本要殺乙」。就判過失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間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刑法 第14條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

【用戶】k8w23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這叫擇一故意

【用戶】賴國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等價客體錯誤,不阻卻故意。甲本來就是要殺人,所以殺到丙也是故意殺人。法官也不可能因為一句:「我原本要殺乙」。就判過失

【用戶】snoopy75smb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間接故意: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以故意論。刑法 第14條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為過失。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雖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以過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