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編序教學的原理是基於下列何種理論為依據?
(A)操作制約作用
(B)古典制約作用
(C)社會學習論
(D)發現學習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10094
統計:A(1650),B(93),C(30),D(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操作制約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被稱為工具制約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作用對象,是個體原來就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產生非自願反應的作用。操作制約的第一位研究者是愛德華·桑代克(1874-1949),桑代克觀察他的貓試圖逃出他所設計的迷箱的行為[1]。第一次貓花了很長時間才從箱子裡逃出。有了經驗之後,無效的行為出現頻率逐漸減少,而成功的行為出現頻率則逐漸增加,此外貓成功逃出迷箱所用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在桑代克的效果律中解釋,成功的行為產生滿足的結果,而這種結果經由經驗被"印入"(stamped in),使得成功行為的出現增加。失敗的行為則產生厭惡結果,因而被剔除(stamped out),造成失敗行為的出現頻率減少。簡單的說,某些結果能夠增強行為,而某些結果能夠減弱行為。斯金納(1904-1990)以桑代克的理論作為基礎,建立了關於增強、懲罰與消弱的詳細的操作制約理論。

【用戶】Wei A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編序教學是指根據操作制約學習原理(the principle of operant conditioning)所設計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編序教學偏重在教材的改進,傳統的班級教學,全班進度一致,程度差的學生跟不上進度,能力強的學生則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個別化的教學就有其必要性,編序教學法乃應運而生。編序教學的主要理論依據是操作制約學習原理的「刺激反應聯結論」或簡稱為「聯結論」(association theory),強調(一)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和(二)連鎖化反應(chaining)兩個概念。其意義為:當一種刺激出現(如一個數字),而個體如果主動對它作出反應(如說出該數字),而反應結果是正確的或愉快的,這刺激與反應之間就會因受到增強而造成聯結;如果再將各個刺激反應的聯結依序連貫成串,造成連鎖化反應,就可以獲得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或技能(葉學志,民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