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 久,忽曰:「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鈎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 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甚麼時也不妨熟歇。(蘇軾〈記遊松風亭〉)依據上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作者最後的歇息處在松風亭
(B)「掛鈎之魚」暗喻作者處境凶險
(C)「進則死敵,退則死法」意謂進退維谷
(D)「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此間指的是當下所在處
(E)作者體悟到人生不可浪擲虛度,持之以恆,終能有成

參考答案

答案:C,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6),B(8),C(8),D(8),E(2)

用户評論

【用戶】I will show y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翻譯:我曾經居住在惠州嘉祐寺,有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裡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簷還在樹林的遠處,心想怎樣才能到得了。想了一陣子,突然有了體會,自己想:「這裡為甚麼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人們能明白這一點,就算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戰鼓隆隆,吶喊震天,向前衝就死在敵人手裡,臨陣退卻,則死在軍法之下,怎麼辦呢?沒法子的時候,不妨歇一歇,也是辦法呀! 

【用戶】Peter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隨遇而安,  心曠神怡. ~~

【用戶】cyril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進退維谷:形容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