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2)楊牧:抽象疏離_那裡時間將把我們遺忘「起初我只知道,為了找到我的詩,我有必要將慣習俗見的詩先行擺脫,戒除一般刺激反應的模式,摒棄感官直接守候的五音,五色,有必要反其道而行,進入一個思維的和高度想象的創作模式,講究知識,理性,紀律,甚至在這條線上暫且將自由詩的權宜放到一邊。這個過程當然也不是天大的難事,因為那一一割舍的舉動,其實,正是獲取,掌握信念的時刻,逐漸接近著我心中真正意向的詩。這個過程看似一種自我箠,磨難,但實際上是無痛的,因為你每走一步就愈提昇,站在更高更廣的地位以觀來時路,不但對自己的選擇突破無怨無悔,而且靜言思之,亟思奮飛超越。這是我第一次自覺執行並終於加以成的創作計劃,這樣的一個過程。若干年後,有一天我從學院的書堆裡抬起頭來,感受到舊文學加諸於我的莊嚴,沉重的壓力,一則以欣喜一則以憂慮,而且我的閱讀書單早在抒情傳統裡更增添了大量的敘事詩以及戲劇等西方古典,深知文學領域廣闊,繁複,不是瞑目枯坐就能想象的;這對於任何一個在學院裡身體力行接受訓練的人是壓力,對我這樣尚且懷抱信念要把詩寫好,把文學的創作當作一生追求的志趣的人,更形成一種洪鐘巨響,使我即刻覺悟,那些耳熟能詳的文學主題和表現方法太容易流於平凡的巢臼了,知之無益,假使我不能從我的閱讀經驗裡體會古典或現代文學的蘊籍內涵,以及各自合宜,有效的表現方法, 轉益多師,再一次出發去搜索,尋找我的新詩,為自己的文學理念和形式下定義,則學院的紀律和專屬特權,傳統文學累積加諸於我的啟示,和快樂,豈非多餘。」

參考答案